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談印光法師的“念佛叁昧”

  談談印光法師的“念佛叁昧”

  

  印光法師,俗姓趙,1861年出生于陝西省郃陽縣。21歲出家,22歲受具足戒。1940年農曆十一月初四日晨趺坐椅上,安詳示寂。印光法師一生專修專弘淨土法門,遺著1800多篇,收錄于《印光法師文鈔》增廣、續編和叁編。寂後被佛教界尊爲淨土宗第十叁祖。“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爲祖師。”印光法師契證念佛叁昧,是教內公認的事實。收錄在《印光法師文鈔》裏的文章,應當是他悟道後的悲智流露。印光法師爲人老實嚴謹,他開示說:

  

  凡欲勸人,必須自己實行其事,則人自依從。

  

  知道弘一法師發大菩提心,克期掩關,誓證念佛叁昧,印光法師給他開示說:

  

  關中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爲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定有感通。感通則心更精一。所謂明鏡當臺,遇形斯映,纭纭自彼,與我何涉?……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叁摩地,斯爲第一。敢爲座下陳之。

  

  這是印光法師自修自證的經驗,從中透露出他已證一心不亂。知悉弘一法師在刺血寫經,印光法師複信開示:

  

  刺血寫經一事,且作緩圖,當先以一心念佛爲要。恐血耗神衰,反爲障礙矣。身安而後道隆。在凡夫地,不得以法身大士之苦行,是則是效。但得一心,法法圓備矣。

  

  印光法師自己以何態度修證念佛叁昧,他曾向康澤法師說:

  

  光必以死期敗烈,哀求加被。即當時不蒙加被,終有加被之日……決定要得心佛相應,方可稍安此心。

  這是何等的口氣!破釜沈舟,誓證念佛叁昧,由此可見一斑。 

  

  在《印光法師文鈔》中,常可以看到他給親近他的道友開示,“而念佛叁昧,仍是全體業力。……誰知宿業,競與真如法,同一不生不滅”(《複高鶴年居士書》)。“凡靜坐時,但心中默念佛號,此外不加一點別的工夫,及別的念頭。久而久之,全佛是心,全心是佛,心佛不二,心佛一如。且問甚麼禅定有如此深妙乎?甚麼工夫有如此之高尚乎”(《複徐紫焜居士書》)。這些都是他的悟證之語。但他總以凡夫自居,自己所悟所證境界,從不肯明說,怕授人以柄。大概也是謹遵《楞嚴經》“終不自言……泄佛密因,輕言未學”的佛製。但在印光法師掩關寶慶寺的時候,還是透露他證念佛叁昧的境相。

  當時有客人詣關請教印光法師:

  

  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發願修行非不真切,而業深障重,終未能到一心不亂境界。窺吾根性,只合帶業往生。雖念佛叁昧,非此生所敢冀。其能得之法,與所得之相,師其爲我言之。

  

  印光法師謙虛地說“叁昧境相,唯證方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既未證,焉能宣說?”客人知道印光法師早證叁昧,堅持要法師爲他開示。在《念佛叁昧摸象記》中,客人很執著,“客固請不已。”至此,印光法師觀機緣成熟,爲利益衆生,將修證念佛叁昧的過程境相和盤托出。

  

  若論其法,必須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返念自念,返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觀念雖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須向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體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親。及至力極功純,豁然和念脫落,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謂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應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雲散長空,青天徹露。親見本來,本無所見。無見是真見,有見即隨塵。到此則山色溪聲,鹹是第一義谛,鴉鳴鵲噪,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而了無一物。語其用,如旭日之東升,圓明朗照。語其體,猶皓月之西落,清淨寂滅。即照即寂,即寂即照。雙存雙泯,絕待圓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無異味。無挂無礙,自在自如。論其利益,現則未離娑婆,常預海會。臨終一登上品,頓證佛乘。唯有家裏人,方知家裏事。語予門外漢,遭謗定無疑。

  

  印光法師這段念佛叁昧自證境界開示,是何等的珍貴!爲我們修學淨土法門增添無比的信心!確信經典記述念佛叁昧不是古經文的虛無論述,印光法師現生證念佛叁昧,真實不虛。“論其利益,現則未離裟婆,常預海會。”也驗證了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以見諸佛故,名念佛叁昧”的金口誠言。  

  

  弘一大師是律宗高僧,持戒謹嚴,修持精進。他唯對印光大師尊崇至極。自己出家多年了,還一再懇求印光大師收其爲弟子,一定要皈投其座下。他給一位居士的信裏寫到“朽人于當代善知識中,最服膺者,惟印光法師。前年曾致書陳情,願廁弟子之列,法師未許。去歲阿彌陀佛誕,于佛前燃臂香,乞叁寶慈力加被,複上書陳情,師又遜謝。逮及歲晚,乃再竭誠哀懇,方承慈悲攝受。歡喜慶幸,得未曾有矣。法師之本,吾人甯可測度?旦約迹論,永嘉周孟由常雲,法雨老人(即印光法師——作者注),秉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明蕅益大師),步武資福(清徹悟禅師)。弘揚淨土,密護諸宗,昌明佛法,潛挽世風,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叁百年來,一人而已。誠不刊之定論也!”(弘一法師《複王心湛居士書》)。弘一法師一瓣心香,供養印光大師,令我輩油然生敬!同時他爲印光大師作了如實寫照和評價。對于印光大師,有些人不大了解,把他當成一般僧人看待。印光法師曾在普陀山閉關潛修,前後叁十多年。民國叁年(1914),印光法師《宗教不宜混濫論》、《淨土決疑論》等文章被人刊登在上海《佛學叢報》時,立刻引起巨大反響。此論被一致公認爲人天眼目,正法眼藏。當時《佛學叢報》主編評曰“悟了妙心,精持全藏;高蹤卓荦,密行妙圓。韬光海岸,養慧珠于紫竹林中;閟迹岑樓,培智果于白蓮臺畔。”語語中肯,字字允當。此後不久,印光法師被龍天推出,其弘揚淨土法門的開示等被輯爲《印光法師文鈔》,在當時僧俗就爭相請印,洛陽紙貴。梁啓超讀《文鈔》後,深感其佛理精微,文字超妙,贊曰“文字叁昧”。  

  印光大師證念佛叁昧後,不厭其煩弘法利生。他要我們老實念佛,躬行實踐。在《文鈔》中,印光法師發肺腑之言“若欲即生了生脫死,光不妨作泥塑木雕之標杆”。他本人是徹底的實踐念佛人,臨終阿彌陀佛親自接引,他起立作最後開示“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說畢端坐椅上,安詳往生。火化後,舍利無數,內有光明燦爛,及夜間能放光者。叁十二顆牙齒也全部化爲舍利,足證他道行高深,功德圓滿,亦證《文鈔》可信可行,確是暢如來度生之本懷,有感印祖爲大勢至菩薩之化身。  

  對于念佛的最高境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裏有開示念佛叁昧,印光法師肯定地說它是“念佛最妙開示”,就這一句話,我們感知法師之本深不可測,其道德文章證悟讓我們後輩景仰不已。

✿ 继续阅读 ▪ 念佛儀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