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覺受的表現
我們昨天說,無論是出現賢覺受還是劣覺受,都不應該去執著,但是什麼樣的情況叫做執著覺受,我們是否知道自己已經在執著之中了呢?比如當我們面對好的覺受時,是否時時都在追逐著這種覺受,片刻都不曾有過放棄執著的想法?
例如我們在禅修的時候,身體有時突然産生一種愉悅的感覺,或者一下子覺得自己身體非常輕盈,甚至感覺已經可以在空中飛翔了;又或者眼前突然呈現了各式各樣的光,例如平常所見的白色牆面上變成了黃色、紅色等等諸多顔色;乃至牆上還出現了佛像蓮花等等瑞相。我想此時我們可能根本不會想到要去對治對這個覺受的執著。
以前亞青寺有一位修行人在修頓超的時候,第一次看見一尊佛像,當時就去向上師彙報見解。當他從上師這邊回來的時候說:“無論如何,我就是已經見到佛像了。”從這一句話當中,我們就能知道,他對佛像的渴望有多麼強烈。
同樣一個道理,面對劣覺受的時候,我們也會非常執著,這樣的執著當然也是一種過失。例如當內心貪嗔癡煩惱起現的時候,我們心裏可能就會開始思維:爲什麼會這樣呢?自己應該好好對治一下才對。有些修行者還會跑到上師面前說,他平常禅修之時,身上總是有很不好的感覺,請問上師,此時要念點什麼經最好?
當然很多導師們都會說,念誦蓮花生大士心咒最好。因爲就遣除一切違緣而言,蓮花生大士乃一切諸佛菩薩之中的主尊。要記住,持誦心咒當然功德無量,但如果你在念誦蓮師心咒的時候,內心只是想著要針對自己身上“不好”的感覺,久而久之,你所謂的不好的感覺恐怕不僅得不到消除,反而還會越來越強烈,這同樣是執著的結果。
例如往昔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中打坐的時候,山洞中出現很多魔鬼。于是尊者想,若不遣除這些魔鬼,修行就難以繼續,因此就念誦了很多咒語想要予以遣除,但卻沒有成功,就是這個原因所致。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此時就要學會順其自然。我們以前曾經講解過妄念本身的規律就是:念頭生起,過一會自己就會消失。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又何必那麼去在乎它呢?若總是執著已經過去的妄念,久而久之可能還會生出更多的煩惱。因此,面對劣覺受,我們可以作忏悔,若是在空性的狀態當中作忏悔,意義就更大一些。
就如同米拉日巴尊者發現通過前面的念誦不能遣除魔鬼之後,就開始憶念上師,並且認識到,一切萬法來自于自己的內心,而心本來是空性,又何來你我和魔佛呢?于是尊者回到自己的修行座墊之上,對魔鬼說:“咱們一起坐下。”此時魔鬼全都消失了。
因此如果我們在修行之時,面對好的覺受就抓住不放,面對不好的感覺就希望可以通過念誦心咒予以遣除等,這樣的話,恐怕你還是不清楚什麼叫做不要執著。所以我們要知道這些理趣,要學會在自己的禅修之中去調伏自己的這些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