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見解是否增上的判斷標准

  見解是否增上的判斷標准

  當我們的見解真正達到圓滿,我們的覺性也一定是周遍的。因爲,意識只能一心一用,他是有限的,但隨著我們修行見解的不斷增上,我們的意識就會變成多知,這不是一種造作之見解而是修行增上自然體現之功德。

  當然,我們在現前的修行過程中要做到這一點,恐怕是不現實的。但是雖然我們目前還無法達到真正周遍之覺性,可是也要記住周遍覺性的標准是什麼?正如我們之前所教誡般,我們的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會隨著自己禅定見解的逐漸增上而越來越趨向于圓滿,這也正是衡量見解是否增上之標准。

  要記住,有時候我們在衡量見解是否增上之時,不能單純講解自己的禅定,還要講解一下它的功德。就比如我們在描述太陽的時候,僅僅講解太陽的形狀是圓的,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爲若不講解太陽具有萬丈光芒和太陽能溫暖大地的功德,那麼我們所描述的太陽可能僅僅是一個繪畫出來的假太陽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太陽。

  我們平常的修學過程也如同這個比喻一般,雖然我們從理論上可能已經懂得了何謂覺性,甚至在修持過程中,偶爾還能感受到這樣的見解,但這是否表示自己已經如實證悟了這樣的見解呢?要以什麼來作爲衡量呢?

  我們對見解本身的描述當然可以作爲衡量,但是僅憑它作爲衡量還是些不夠。因爲覺受和證悟是很容易交雜在一起。那該以什麼作爲衡量才稱之爲最合適的標准呢?當然就是觀待一下自己的出離心、菩提心和信心等叁種功德有多麼增上。

  也就是說,我們從初次開始進入佛門乃至今天,無論往昔做過多少善事,無論平常修持的是什麼樣的法門,想要觀待自己通過這些修學令自己的見解是否增長,禅修的見解有多麼圓滿,就看看自心之中的這叁種功德是否增上?

  因此,從我們初次進入佛門直到我們證悟圓滿周遍覺性之時,這叁種功德是否增上都是我們衡量見解是否增上最保險有效的判斷標准,這一點非常重要,要時時銘記于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