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與非法取決于發心
我等曆代傳承祖師華智仁波切曰:“心善身語善,心惡身語惡,心乃諸法源,調心佛善說。”又如《功德藏》中曰:“樹根爲藥芽亦藥,根爲毒芽何用說,唯順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像大小。”也就是說,當我們內心被貪嗔癡煩惱所束縛的時候,即便表面上做個修法的形象,實際當中都稱之爲非法。因爲正法與非法只有一線之隔,它完全取決于當時的發心如何。
有些信衆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自己平時雖然會做一些惡業,但自己當時的發心是好的,這樣是否能稱之爲善?
當然,如果你當時的發心真的沒有一點私心的話,那決定是善,這是沒得說的。但若內心還是含有一點爲了自己利益的而發心話,即便你自己覺得發心是好的,實際當中是否是善業就很難說了。
因此要時時觀待自己發心,一旦覺得自己的發心含有私心的話,我們就不能再隨順自己習氣飄動,而是要提起正念,調整發心才是。因爲發心一旦不正,即便你的言行看上去是在修法,恐怕也並非是在行持正法。
例如有些人一聽說有誰對自己不好,會給自己製造障礙,內心就會起非常大的嗔心,甚至還口口聲聲地說要修一個法,要令對方遭受災難。由于他內心被嗔心所束縛的緣故,即便他在修法的時候念誦了很多忿怒本尊的心咒和經文,但這能稱之爲功德嗎?當然不是功德。
所以我們平常無論行持何種善法,都應該時時反觀自己的發心是否正確,是否是站在清淨心的立場之中行持。若內心被貪嗔癡煩惱所束縛,即便我們從事的善法看上去有多麼美妙,自我感覺有多麼好,對成辦解脫而言,恐怕也並沒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