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質量比安住時間更重要
很多人在修持禅定的時候,總是希望自己安住的時間能稍微長一些,甚至有時候還會由于禅定安住時間不夠長而心生煩惱。但此處要知道的是,對于成辦解脫而言,禅定並不在于安住時間的長短之上,而在于禅定的質量。
我們暫且不說資糧道與加行道的見解,即便我們入于見道禅定一刹那時間的見解也遠遠超勝安住幾千個大劫的世間禅定。這裏的“一刹那”的時間有多長呢?
例如我們把六十張葉子疊在一起,一根長長的針可以一瞬間穿透六十片葉子,而針由第一片葉子穿透至第二片葉子所用的時間,就稱之爲“一刹那”,由此可見“一刹那”的時間有多麼短暫!但即便安住于這麼短時間的見道禅定的見解也已經遠遠超勝安住幾千大劫的世間禅定。
因此在我們的禅修過程中,雖然都希望自己安住時間能夠稍微長一些,但從某種角度而言,見解優劣並不是以安住時間長短來定奪的,還是要觀待于禅定本身的質量之上。
如果禅定本身是世間禅定見解,即便我們安住的時間長達幾千個大劫也依然無法成辦解脫。因此對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禅定的質量。只要對出世間禅定有一定認識,並且在修行過程當中也能赤裸一些出世間禅定,即便時間再短,修行的功德已經變成無量。這樣的出世間見解是自己念誦幾十億遍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蓮師心咒都無法比擬的。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出世間禅定具有無漏之功德,而平常我們所做的有漏功德無論有多麼大,都無法與無漏功德對比。
因此我們在禅修時不要僅僅執著于禅定時間的長短,而要關注禅定的質量,也就是出世間禅定的見解如何。只有出世間的見解才能令我們成辦解脫,這一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