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頂禮上師!我是個初學者,目前只聞思和實修上師的法。我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覺得,如果自己接觸很多的法,可能就會産生一些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失去信心,尤其擔心自己會破密乘十四條根本戒。所以想先這樣保持一段時間,直至正見穩定。請問上師,如果我只遵照一位導師的教言而去如理如法去行持,是否可以?
答:我覺得這個想法還是很好的。當然,並不是說由于你所依止的導師是我,所以我才說好。當然不是這樣的,即便你依止的是另一位導師,我可能也會這麼講解。因爲我們竟還是初行者,尤其作爲在家居士,平常能真正用于修行的時間本來就很短。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依止不同的導師,可能就會逐漸成爲一個煩惱。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每個導師都是具德上師,都是很好的導師,但是導師們也會給信衆布置各式各樣不同的功課,你會覺得這些功課不修好像是不行的,所以這位導師的功課需要完成,另一位導師的功課也要完成,由于這樣修行一開就太亂的原因,就會導致後面內心的煩惱越來越重。因此,初次開始修行期間,遵照一位導師的教言並且按照曆代傳承祖師所傳講的法,從五道十地一一去修學,恐怕是最好的。
以前我也對很多居士說,現前我們平常的修法,無論是身作禮拜,口中念誦不同的咒語,還是聞思經論,乃至實修等等,一切善行當然都有功德。但是,我們不僅要講解行持善法,還要講解如何修法才具備五道十地之功德。因爲,我們行持善法不僅僅是一種修行的行爲,還要懂得修行的果位。所以,如果修法非常散亂,或者有時爲了消盡煩惱而成辦解脫去閱讀一些法本,但是由于不懂得如何修法的緣故,在對治著自心煩惱之上,能起到多少作用,就很難所言了。因此,在以後的在修學的過程中,盡可能按照一位導師的教言去如法行持,可能會好點。
例如我等曆代傳承祖師,我們的上師喇嘛仁波切在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的過程當中,平常就是遵照導師所傳講的法而在修學。當然這樣的修學,也並不是排斥其他導師的教言。往昔喇嘛仁波切也會去聽聞衆多導師的講解,但是他會將其他導師所講解的法作爲參考,並在自己實修的過程當中,將這些教言配同著自己的修法而做修持,而實際修行的方法可能只是一種,就是無上竅訣大圓滿。所以,我們平常如果也能如是造行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煩惱,也應該是這樣的。
可能有很多信衆,聽到這裏又會有另外一個疑問:以後自己在修行過程當中究竟應該如何行持才算最好?
當然,在你一切條件不允許的前提之下,我想就像剛剛所說的,依止一位導師而作修行是最好不過的。尤其是這位導師能按照小乘五道,大乘講解十地叁十七菩提分法,密宗講解實相,這樣的次第爲你傳講,你的見解會逐步增上,在自己的實修過程中,也不會很散亂。
雖然你依止某一位導師,但平常去接觸一些其他導師,或者到各地去谒見其他一些導師,也並是什麼過失,完全可以。從我自身的角度而言,也是如此。我在大約14歲的時候就開始依止我們的上師如意寶喇嘛仁波切有二十八年的時間,中途也在其它導師面前受過灌頂,並且聽聞過一些教言。雖然我平常所修學的法,都是依喇嘛仁波切所傳講的法作爲重點而作修學,但我也並不是將其他導師所講解的法完全擱置一旁,而是會將其作爲參考來作爲自己修法的輔助。
因爲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佛曰:“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因此,無論哪一位導師依照什麼樣的傳承而作講解,都是在講解如何對治自己的煩惱,我們都可以作爲參考,也就是說,在修一法的同時,也就是在修其它一切導師的教言。
也許每位導師爲你傳講的重點不一樣,有的可能是強調口誦,有些要求身行,有的是講解調心等等。因爲修法的方便有很多形式,想要一次做完所有的方便,恐怕是不現實的,此時我們按照一位導師所教授的方便去對治煩惱,而其他的教言作爲輔助,這樣一來,你的修行可能就會清晰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