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通過細致觀修方能斷除實執

  通過細致觀修方能斷除實執

  我們想要通過禅修將寂止轉變爲勝觀,前面斷除粗大的妄念,也就是斷除粗大的實執非常重要。

  當你知道萬事萬物本來就是無常的時候,無論事物如何變化,你內心的起伏都不會很大。但如果你將實物看得非常實執,認爲它是永恒不變的,那麼當它起變化的時候,你內心的起伏就會非常強烈。

  例如很多世間人常常由于一些事情想不開而尋死尋活,這可能就是由于他太過執著的緣故所致。當然也有很多人說,這種執著就是一種情感,難道不應該有嗎?

  是的,我們可以稱之爲情感,但也許很多人並不真正懂得什麼叫做情感。情感來自于自己的內心,但是心本身就是變化的,所以情感也是變化的。雖然執著可能是它的法則,但我們還要懂得情感本身的規律,就是它本身並不是永恒的。

  有時候我們一聽到講解無常,就覺得這種感情不專一,真正的情感必須得專一等等。的確,情感是需要專一,但是所謂的專一並不是說要盲目頑固地去執著它。

  因此要記住,當我們對某件事情非常專注,卻忘記無常的規律時,那麼當變化的點開始顯現的時候,內心的起伏就會非常大,而我們在禅修時,前面觀想的真正的目的就是爲了斷絕這種實執性的概念。

  但是,這裏還要記住一點,雖然我們講解過,通過修行覓心法來斷除實執性的概念,但是實際當中,你是否真的能具備那樣的見解呢?

  如果只是在觀修時走一個過程,而沒有真正地將這些道理納入到心相續之中,內心也並未真實地感受到這一切,那麼即便你自己的意識給這樣的見解起了一個“空性”的名稱,實際上卻不是真正的理解什麼叫空性。

  因此,雖然你現前在修行這麼深奧的法,可是卻不能起現它應具有的功德,那麼所謂的斷除實執或者觀修覓心法就已經成爲了一種口頭禅。所以在以後的修行過程當中,我們還是需要細致一點爲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