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群的,這個先進的理論更是爲安定社會,淨化人心,提高文化,繁榮文化服務的,這是我們佛教祂的本質。
佛爲什麼是正面的,佛和魔是不是一回事?不是。佛就是代表正面的,陽光的,對不對,佛祂就是令國家昌盛,令人民安樂,令幸福增長的。魔呢,魔做的是什麼,魔恰恰相反,魔是害人民,令國家遭難的,所以我們要信佛,你不信佛你信什麼,對不對。反過來說我們做人,你不走佛的路你走什麼路,你准備走什麼路,這個魔肯定不能走,那你不學佛你怎麼抵製我們的魔。不學佛那你魔都不認識,對不對。
什麼是法?法是鏡子,法如鏡,沒有這個鏡子來照你怎麼知道好壞啊,對不對,學佛的人就能知道,明辨是非,能知善惡,甚至能知凶知吉,從而再進一步達到趨吉避凶,戒惡修善。如果佛不學你連善惡都不知道,大是大非都不懂,爲什麼這個社會上你看,學佛的人少了之後社會環境開始惡劣,道德滑坡,社會危機就開始層出不窮。所以現在提倡文化大繁榮,文化大發展,佛教文化、中華民族優良文化發展,這也是現在時代所需,因爲再不發展也不行,物質上去了,人心都迷失在物質裏。
請問人迷失在物質裏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個社會如果是拜金主義是好事還是壞事,爲利是圖是好事還是壞事,人需不需要有些道德有些修養啊?人是需要的,人是需要用文化道德來武裝自己的,要在這樣一個拜金主義的社會能夠站的住,立的住腳跟。這是社會的需要,這是國家,是一個民族要昌盛的必然之路。
我們每個人學佛小到可以充實我們的人生,可以改善我們的環境,從內心到外在可以改善,提高淨化。從大的道理上來說它能讓我們的民族更加強大,能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真正的做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的這樣一種良性循環。所以不管從小的個體還是到群體,乃至到整個人類文明,這個佛教的文化,佛教的智慧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現在地球,前天我看網站上說了,人類總數已經進入七十個億了,就是前天。人類進入七十億了,反過來說,人類的文化裏面如果缺失了我們偉大的佛教文化是不是整個人類的災難,真是這樣的。所以佛教不僅在我們中國有著二千年傳承的一個土地,我們甚至還要把佛法積極地推廣到國外,你看我是不是經常去國外,就是把我們的佛法要輸出出去。我們今年年初第一個就是去輸入到日本,去年年底我們還把佛法再一次的帶回到印度,印度的佛法傳到中國,但是印度在一千年前佛法受到外在的入侵,佛教文化也被大大的削弱了。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你看,我們又往西傳又往東傳,我們中國在佛教文化上在世界上是占領先地位的,造汽車啊電子業什麼什麼,這些現在科技我們中國不領先的,對不對,像美國六十年代就人已經跑到月亮上去了,我們現在才剛剛載人飛船繞地球一周,去年對不對,就覺得很自豪了,別人已經早就上月亮了,今年美國已經上火星了,無人探測器著陸火星,已經把火星圖片發回到地球來了,我們剛剛才載人飛船天上飛一圈,比飛機飛得高一點,那說明我們的航天技術還是遠遠落後別人的。但是我們什麼領先?佛法領先,在全世界中國佛法處在領先地位,這我們的法師還能夠雄赳赳氣昂昂地爲國增光。
甚至現在在我的網站上你們可以看得到,現在做了博客和微博,已經有很多語種了,英文的有好幾個版本,然後有德文的、有俄文的、有法文的、有韓文的,有日文的,西班牙文的你看這麼多,這都是可以推廣出去的,所以有了佛教的人生是光明的人生。
光明的人生大道
請問你來信佛,信佛的人迷不迷啊,那不信佛的人迷不迷呢?不信佛的人是迷信,信佛的人不是迷信,對不對,你都有信仰了你迷什麼迷,他到現在連信仰還沒有呢,他才真是迷呢,對不對,叫信者不迷,迷著不信,迷的人是不會來信的。請問是有信仰的人迷還是沒有信仰的人迷,已經有信仰了他還好意思說我們迷信,真是顛倒是非對不對。
所以要把它糾正過來,我已經信了你現在還不信,說明你在迷啊,不是我在迷啊,我們已經有佛可以皈依了,我們有極樂世界可以向往了,我已經有人類先進的修行方法在修了,你呢,你啥也沒有。至少我們已經初一、十五吃素,我們平時念佛了,放生了,我吃齋念佛了,我們迷什麼迷,我們走上了光明的人生大道,對不對。他們也不知道人生有多少苦難,還沒有解決苦難的方法,這個社會上有很多顛倒的說法,很多說我們佛教徒:他們迷信了。他就沒有搞清楚你相信佛教恰恰不是迷信,你現在有信仰了嘛。沒有相信的人沒有信仰的人他們還在迷中,還沈迷在苦海的輪回當中啊,你已經救生艇爬上來了,有皈依了,有救怙主了,那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以後要堅定我們的信念,要知道我們的信仰是正面的,是光明的,是積極向上的。請問我們信佛的人,是積極的改變命運還是悲觀地接受命運?是積極的改變命運。爲什麼呢?因爲念佛一聲滅罪恒沙,我念佛一聲我的命運已經改變了是不是。不念佛的人是不是消極的,他們這些才是很可憐,被業力所束縛,在命運的河流當中沒有辦法掙紮。
我們信佛的人念一聲佛命運已經改變了,給佛磕一個頭,命運已經轉變了是不是,禮佛一拜,增福無量啊!福報你已經增上去了,你福報的砝碼已經壓上去了,禮佛一拜增福無量,念佛一聲滅罪恒沙。積極的每天在念著佛,在拜著佛,在思惟著佛的智慧,佛經典就是佛陀所講過的話,佛陀的思想,佛陀教給我們的方法,經典就是我們從凡夫到聖人,轉凡成聖的說明書,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這樣先進的文化,國家也需要,人類也需要,整個地球都需要。
不是因爲佛法二千多年過去了,我們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了,就不要佛法了,很多人說現在是科學時代了,科學昌明,還講什麼佛教。我們很多人確實信奉科學,包括我們在座的,我們也都講科學。但是我們科學之父是誰,我們先不講佛,這個社會上科學之父是誰,被尊爲科學之父的這個人是誰?愛恩斯坦對不對,當代科學之父。
科學之父怎麼說,我們是科學的信仰者,科學的兒子孫子們,你聽聽老爸怎麼說的,愛恩斯坦說這個社會能夠隨著科學的發展而發展的只有佛教。下面一句話更厲害,科學的發展能逐步證明佛教是正確的。老爸都這麼說了,兒子還敢反對,現在講科學的時代,那科學之父都這麼說,愛恩斯坦對佛教有評價的,這就是愛恩斯坦對佛教的評價。
請問佛教是屬于科學的還是非科學的?科學的,誰實踐佛教方法誰就能驗證,這就屬于科學的可重複性,對不對。不是偶然的,不是偶然現象,具有必然性,你這樣修你就這樣得,叫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這句話是不是屬于科學道理?就屬于科學道理啊。什麼叫科學,具有邏輯思惟,可推理,具有可重複性,在實驗室裏可重複出來。請問我們人身是不是我們的實驗室,人身你修你得,他修他得,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誰實踐誰得到,這就符合科學的定論。
所以佛教的因果規律,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你給它什麼因它就會成長出什麼果,所以因緣果。我們背的《心經》裏說“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你讀出來,哪個不在講科學。那五蘊,“色受想行識,照見五蘊皆空”,那個科學更厲害了,五蘊是宏觀的,照見五蘊皆空是微觀的。宏觀上這個世界有沒有,從微觀上這個世界有沒有?從微觀上世界沒有的。
我們現在看這個話筒有沒有,你從微觀上去分析這個話筒有沒有?沒有的。哪一個叫話筒,這個叫話筒嗎?不叫話筒。我把線拔下來,這個叫話筒嗎?不叫。螺絲拆一個叫話筒嗎?這個殼子拆下來叫話筒嗎?不是啊,哪一個都不叫,所以《金剛經》裏說“是名爲假名”。所以佛講這個重要不重要,是讓我們開智慧還是讓我們愚昧?開智慧。如果迷失在這個現象當中的人是有智慧還是沒有智慧?沒智慧。看清事物的本質,這才叫有智慧。
正確看待 理智信奉
我們現在在社會上做人做工作,我們是看現象還是看本質?要看本質。你到醫院裏治病,你是治現象還是治你病的本?要治本,治病要治本。我們這樣子研究下來就知道,佛法是人類高度的智慧啊。如果佛法和科學這兩個東西比起來,科學還是我們凡人動腦筋的結果,佛法不僅包括了凡夫的智慧,還包括聖人的智慧,那凡人智慧和聖人智慧比起來哪個高?聖人的智慧高。
現今科學裏有沒有聖人的智慧?裏面沒有聖人的智慧。所以這兩個智慧比起來,那佛法的智慧遠遠高于現在的科學智慧,這也是愛恩斯坦得出的結論,所以他才說出科學的發展能證明佛教是正確的。我們科學發展到現在階段,對佛教的很多道理我們還不能了解,這因爲什麼?這是因爲我們的生命還有局限性,我們並沒有發展到極致,這是我們生命的局限性造成的,這不是佛教的錯誤。
我們佛教這麼多經典,人類兩千多年來有沒有證明出找出佛教哪一句話說錯的?沒有。我們做人也是這樣的,越活到老越學到老,學了你這時候再看佛教,歎爲觀止,哎呦!年紀這麼一大把了,我看到佛法了,佛法講得好,句句都對。我們這個人生一輩子下來都證明佛法是對的,我們個體生命用你豐富的人生經曆可以來解讀佛法,我們整體人類的曆史也不超越佛法智慧的範疇。
所以愛恩斯坦他說了,他評價佛教,說佛教不是一個人爲的、假造的、假立的、主觀立出的一個神,祂具有人類的整體智慧。但是請問人類在宇宙裏面的整體智慧難道很高明嗎,所以說他具有自然科學,又具有社會科學的,既符合自然會科學又符合社會科學,即是我們人類整個智慧所具足的,同時也是宇宙的總體智慧,他說這才是佛教。
那看愛恩斯坦來評價佛教,一個科學家,佛教是什麼愛恩斯坦解答的是最完美的:不是一個人造的神,具足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既包括了我們人類的智…
《追求光明的人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