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意
傳喜法師開示于東方山(11.4.26)
廣嚴城說《藥師經》
我們大家非常整齊地在這個殊勝的道場,我們佛法說,殊勝的因緣就會産生殊勝的功德,今天我們天時、地利、人和,諸上善人具足,我們在這裏誦經功德無量。
我們經誦了一遍,知道這個經的大意,這裏面,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隨方教化,這個經是在哪裏說的呢?在廣嚴城。廣嚴城是翻譯過來的意思,它現在在印度的北方,現在叫北方省。過去在佛陀時代,在摩揭陀國以西有一個國家叫廣嚴城,這個地方當時非常的富裕。怎麼樣富裕呢?形容它富裕是說用金瓦蓋的房子有多少多少,銀瓦蓋的房子有多少多少。但是現在那個地方很窮很窮,窮得那個房子啊都是茅草蓋的。
但是怎麼能想象那麼窮的一個地方,居然在兩千多年前佛陀時代,那裏是世界最富裕的地方。而且那裏不但多財寶,人民特別快樂,而且那裏呢,政治也是我們人類有文字記載史以來最民主的,那個地方是什麼樣的政治製度呢?那裏是自由選舉的,那裏的國王是選出來的,不是世襲製,不是爸爸作國王,兒子就是國王。他是選的,由社會裏面有道德的人組成的。好象現在的議會啊,或者是人大代表一樣,是這樣。幾年選舉一回,選出新的國王,然後幾年這個國王再退,再新國王産生,就是這樣。
所以佛陀那個時候特別喜歡這個地方,因爲什麼?這個地方人民沒有怨氣,大家一片和樂,政治民主,所以呢,佛陀非常喜歡到這個地方來。在這個廣嚴城,不僅講了《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同時,在這個地方也講了我們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大悲神咒》。而且也是在這裏成立了二部僧,比丘尼出家是在這裏。
這裏再往西,開車將近五個多小時就是佛陀涅槃的地方——拘屍那羅。拘屍那羅再往西,現在的車程大概是將近六、七個小時吧,就是佛陀的出年地藍毗尼園。再過去往西開,一個小時不到就是佛陀的家迦毗羅衛國。
建立女衆僧團
當時佛陀在外弘法七年之後,在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皈依佛陀,整個摩揭陀國信奉佛教,我們比丘僧團也是千二百五十人的常隨衆,全部都已經具足。所以佛陀就返回他的家鄉,到了迦毗羅衛國度化父王及釋迦族八萬四千衆,令爸爸得法眼淨,入聖流。八萬四千的釋迦族人都能夠開智慧,求願往生極樂世界。
佛的一些弟弟呀,堂弟呀,四王八子相繼隨佛陀出家。乃至迦毗羅衛國,連首陀羅裏面的優婆離也在那個時候出家了。佛陀的兒子羅睺羅也追隨佛出家,迦毗羅衛國這麼多人都追隨佛出家,從王子到大臣,很多追隨佛出家。
這個時候佛母摩诃波阇波提,還有佛以前的同修耶輸陀羅,也都想隨佛出家。但是佛不答應,男衆都收了,女衆不收。然後佛陀離開迦毗羅衛國,往東走,回摩揭陀國。一路行來,佛陀的僧團在前面走,這些女衆就跟著後面追,不收,就追啊,求佛啊,不舍。
摩诃波阇波提、耶輸陀羅等王宮中五百女衆都隨著佛,又不敢靠太近。佛陀住下來了,樹下坐臥的時候,她們就在離很遠的地方也住下來。佛陀的僧團浩浩蕩蕩,數千人往前走,她們五百個跟在後面追著,一直就追到廣嚴城。
爲什麼我在廣嚴城要說這麼多呢?因爲我們在坐今天有四衆弟子,也了解我們的佛教,我們的這個法源哪,法源流是從哪裏來的,比丘尼僧團就是在這裏成立的。那時阿難尊者也隨佛陀出家了,而且已經作了佛陀身邊的侍者。
阿難爲佛陀去取水的時候,祂遠遠看到這些女衆在那哭啊。阿難是佛的堂弟,祂其實是誰生的呢?祂其實就是佛的姨母生的,祂跟祂是同父異母,有的經典這麼記載。所以阿難看到自己的媽媽,宮裏面的這些宮女們,包括佛陀以前的夫人耶輸陀羅都在哭啊,阿難忍不住也哭了。
祂知道這個事情,她們要出家佛陀不願意,不答應。阿難一邊安慰她們,自己也哭,然後想辦法。想什麼辦法呢?祂回來就跪在佛陀面前請問佛,說世尊哪,難道女衆沒辦法解脫?您的教法,女衆如果都依教奉行的話,她們也能證聖果嗎?佛陀說,如果她們依教奉行也是可以證聖果的。
阿難一聽,心裏面有點高興了,這不錯。如果她們願意守您的戒律,依照您的教導的話,她們能夠出家嗎?佛陀說,如果她們都能秉持我的戒律,受我的教誨的話,也是可以出家的 。
阿難聽了高興死了,趕快去彙報給他的媽媽,給這些女衆啊!跟她們說,你們不用哭了,你們不用哭了,我現在告訴你們,我剛才問了佛陀,佛陀說,如果你們能夠依教奉行,能夠嚴持戒律,你們是可以成就的,而且可以出家。你們願意聽佛的教導,願意受持佛的戒律嗎?能夠嚴格地束縛自己,受持戒律嗎?這五百女衆異口同聲地說願意啊願意,我們非常願意,只要讓我們出家。就是這樣。
然後,阿難尊者趕快跑回到佛陀這邊,跪著向世尊禀報,說世尊啊世尊啊,她們可以聽從佛陀的教誨,嚴持佛陀戒律。佛陀說出八敬法,說她們如果能夠這樣子,依持八敬法的話,也可以出家。阿難尊者再回來告訴女衆。女衆們說可以可以,完全可以。
就這樣,全部由阿難尊者跑來跑去,成就了她們的因緣。
這個時候,佛陀就沒辦法說了,所以佛陀默然答應了,答應女衆出家了。但是佛陀說女衆出家以後修行啊,不能象我們男衆跑來跑去,你們應該居于一處,所以女衆第一個寺廟也是在廣嚴城,叫愛道堂,就在這裏。而且佛陀製定戒律也是在這裏製定的,所以每次我們到這裏朝聖都覺得很清涼。
最後一次安居
而且阿育王所立的石柱,唯有廣嚴城的,現在叫吠舍離這個地方,阿育王石柱是完整無缺的,屹立在大地上。那個獅子也是非常莊嚴的,毫無破壞,獅子頭就朝著佛陀涅槃地——拘屍那羅。乃至佛陀最後涅槃前一年,最後一次安居也是在廣嚴城安居。
也是在這裏,魔王來對佛說世尊哪世尊哪,您跟我講的現在全部實現了,你可以圓寂了,你可以涅槃了。爲什麼?因爲佛陀成道的時候啊,成佛的時候,魔王就來,他說你已經成道了,你還呆在人間幹嘛?你進入你的佛的境界吧,你進入佛境界吧。進入佛境界就是涅槃嘛,不生不滅嘛,不生不滅的境界。你進入佛的狀態,你不要在人間了。
佛陀說,我雖然已證道,但是我的道還沒有宣,人間不知道,我還沒有弟子,我還沒有僧團,我的四衆弟子還沒有建立,是這樣。魔王聽了之後,魔王隱沒。然後也是在這邊,魔王又出現了,對著佛說,你現在呀,僧團也已經建立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衆具足,你所講的法也都講了,你還在人間幹嘛?佛陀說,我有能力住在世間,我吃一粒米可以住在世間一個大劫。
就好像昨天我們從黃梅過來,黃梅去了老祖寺,老祖寺開山祖師是誰呀?千歲保長,活到一千零七十二歲,但是佛陀可以活多久啊?佛陀說我吃一粒米,可以活一劫。就是說如果我世間有因緣的話,世間有祈請我住世的因緣,我還會住世。
但是很奇怪,佛陀在講這些的時候,魔沒辦法對佛,魔就想什麼辦法,把阿難尊者給障住,阿難尊者沒有證漏盡通,所以魔王有能力障他。佛說這個話說了叁遍,阿難尊者被魔障住了沒有聽到,竟然沒有聽到佛說的這個話,阿難尊者沒有及時地在這邊祈請佛陀長久住世。佛說叁遍沒人應,侍者也沒應。那魔王呢,反過頭來拼命說,你可以圓寂了,你可以涅槃了,你的事業已經成功了,您曾經跟我講的話現在都已經實現了,您爲什麼還不涅槃呢?
所以佛在這樣的因緣下,佛後來跟阿難尊者就宣布,跟僧團宣布,說我再住世幾個月,于明年幾月幾號,在我們漢傳佛教來說就是二月十五。二月十五在印度是春暖花開的日子,是人最快樂的時候,最開心的時候,鳥語花香。但是佛卻在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時候示現無常,離開人間,也是在這個廣嚴城。
阿難尊者一聽痛哭啊,非常難受啊。沒辦法,佛跟他說,你把我的話告訴給僧團吧。阿難尊者才向僧團宣布,說佛陀說了,佛將在八個月之後,于明年的幾月幾號離開人間,進入涅槃。僧衆聽到大家都痛哭流涕啊!大家都來祈請,佛陀說,請我住世的因緣已經過去了,這個佛法的因緣過去了。所以最後一個結夏安居也是在這邊,也是在這裏佛陀向僧團宣布,幾月幾號在什麼地方進入涅槃。
在這裏,我們每次來朝聖,除了阿育王石柱,除了阿難尊者一個舍利塔,還有主要的一個地方,佛陀最後安居的地方,宣布佛陀涅槃的地方。這個地方呢有一個非常大的舍利塔,但是後來被破壞了,現在我們看的是廢墟,是遺迹,考古學家把佛陀舍利挖出來的地方都在,所以我們還是可以去紀念。由此可以知道,廣嚴城在佛教界裏,在我們這個佛教史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們《藥師經》剛才讀了,一讀,一目了然,很清楚,不需要解釋太多。但是在緣起上我多講一點,因爲這個或許你們比較少聽到。因爲我們學佛這麼多年,我朝聖印度去過五次啊,特別在廣嚴城這個地方,印度的導遊啊,印度的學者啊,給我們講廣嚴城佛陀的這些因緣講了很多。其實廣嚴城有很多故事,我這邊就是略略地講一下,最主要的幾個重大的事情。
未悟師度依佛願 莫逞剛強多苦難
佛陀在廣嚴城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這本經的發起衆是誰呢?是菩薩之首啊,法王子,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所以在這邊請問佛陀,說諸佛修行的本願,過去的願力是什麼呢?佛陀在這邊告訴,去此向東過多少刹土,有佛如來,號藥師琉璃光如來,他過去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願願具足,成就佛道,然後還在我們這個世界。
文殊菩薩發起,佛陀來講,本師釋迦牟尼佛來講。講了之後,佛陀又付囑阿難,阿難代表誰啊?阿難是代表我們所有的衆生,阿難他是代表我們衆生的根基的,所以佛陀跟阿難再一次說到什麼…
《《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