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行論講記》第一冊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叁節課▪P2

  ..續本文上一頁無著菩薩的生平簡介,我在這裏不多講,以前翻譯的《善說海》前面附有他的傳記,希望大家好好看一下。如果了解了寂天菩薩、無著菩薩的生平簡介,就會知道我們現在所學的論典不是一般的,是具有一定加持力的,不像現在的世間人爲了錢財、爲了地位、爲了名聲而寫很多書,前輩高僧大德們的目的不同,境界也不同,他們智慧中流露出來的金剛語,對我們生生世世有相當大的利益。

  尤其是無著菩薩,法王如意寶以前再叁地講過,當年他所在的地方,野蠻的老虎、豹子、豺狼等從來不害任何衆生,經常跟綿羊、山羊和睦相處,依靠他的菩提心,有很多懾服衆生的現象。鑒于此,藏傳佛教一直認爲,只要念誦《善說海》前面和後面的這些頌詞,相續中的菩提心自然而然就會生起。

  無著菩薩對衆生的關愛是無法衡量的,記得他在小的時候,秋天裏的某一天,地凍天寒並降下大霜,功秋桑博(無著菩薩的原名)到外面走動,回家時父親發現他的衣服不見了,不高興地問:“你的衣服呢?”他回答說:“外面有很多可憐的衆生,我把自己的衣服給它們了。”父親爲了查證,就帶著他一起去看個究竟。結果當他們來到一處遍滿蜘蛛的墳堆時,發現在那些快凍僵的蜘蛛身上正蓋著功秋桑博的外套,爲防止衣服被風吹走,他還在衣服的四周壓上了一些石頭。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非常小的故事,但我們在孩童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慈愛、悲心呢?以前我寫《悲慘世界》的時候,聽過很多人的孩童經曆,他們在六七歲、十幾歲的時候,整天都是吃一些海邊的東西、水裏的東西,看到衆生就要殺、就要吃,但無著菩薩是怎麼樣的呢?諸如此類非常精彩的公案,在雍珍益西堅贊造的傳記中均有記載,後來我也翻譯了,你們最好看一下,看完以後,就知道這個作者不是一般的,學習這部論,自然而然就會生起菩提心的。當然,一下子看不完,也可以每天看一個故事,以此來觸動自己、勸勉自己。

  (講義之前的總頂禮至立誓句)

  大家應該清楚,講義前面的幾個偈頌不是寂天論師造的,而是無著菩薩造的。藏傳佛教中,每位高僧大德在造論的時候,前面都會有頂禮句、立誓句,具有一套完整的造論前行。如果你們把頌詞與這些偈頌混在一起,是對論典不了解的一種現象,故應區分頌詞和偈頌之間的差別。

  這些偈頌分爲頂禮句和立誓句。其中,首先總頂禮觀世音菩薩,然後分別頂禮與本論直接有關的佛和菩薩——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寂天論師。

  〖頂禮聖者觀自在菩薩!〗

  無著菩薩相續中具有如此的大慈大悲,全是依靠觀世音菩薩的加持而獲得的,從他的傳記中也能看得出來,他對觀世音菩薩具有不共的信心。還有一種說法是,藏地認爲無著菩薩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所以他首先頂禮聖者觀自在菩薩。這是總頂禮。

  下面依靠詩學和辭藻學的修飾方法,一邊贊歎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一邊祈禱釋迦牟尼佛。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而言,在藏傳佛教中,如果你是一個大乘佛教徒,就會對佛陀和大乘高僧大德進行頂禮;如果你是一個小乘佛教徒,就會對佛陀和小乘的高僧大德進行頂禮。現在的漢傳佛教也是如此,大德們在傳講佛法的時候,首先要頂禮釋迦牟尼佛,或者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然後禮敬曆代的傳承上師,我覺得這樣非常好,爲什麼呢?這表示我們是一個佛教徒。印度也有這種傳統,看一個人對哪個本尊、哪個上師作祈禱,就可以知道他是哪個傳承的。所以,我們今後在弘法利生的過程中,造論也好、講論也好、辯論也好,首先要頂禮釋迦牟尼佛,此舉一方面有很大的功德,另一方面,作爲一個佛教徒,也應該在佛前作這樣的頂禮祈禱。

  慈愛無余衆生攪拌發心二資海中現,

  不住涅槃自性叁身妙雲層層極密布,

  普降離無我等四邊戲論妙法甘露雨,

  熄衆惑火開利樂花淨飯王子前頂禮。

  這裏用修飾的方法來頂禮釋迦牟尼佛。作者無著菩薩廣聞博學,從傳記中也可看出,他不僅博覽大藏經,精通顯密經續,而且還通達世間上的各種學問,尤其精通詩學。

  〖慈愛無余衆生〗: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仁慈地愛護每個衆生。具體而言,最初在大釋迦佛面前發菩提心,中間曆經叁大阿僧祇劫積累資糧,最終獲得了色身和法身的果位,然後應機施教給衆生轉了叁次*輪。

  〖攪拌發心二資海中現不住涅槃自性叁身妙雲層層極密布〗:古代典籍中也有這個比喻,意思是說,通過攪拌大海水,可以産生水蒸氣,進而形成層層密布的妙雲,同樣,通過攪拌發心、福慧二種資糧,能夠産生佛陀不住涅槃自性的叁身。

  所謂“不住涅槃自性”,是指相對于聲聞緣覺而言,佛陀並不像他們那樣住于一個寂滅的邊,而是遠離了一切戲論執著,獲得了法報化叁身的果位。

  〖普降離無我等四邊戲論妙法甘露雨〗:有了密布的烏雲肯定會降下妙雨,同樣的道理,佛陀獲得叁身果位的妙雲後,肯定會給衆生宣講遠離我執以及四邊戲論 的正法甘露雨。

  〖熄衆惑火開利樂花〗:有了雨就能熄滅熊熊烈火,盛開美麗的鮮花,同樣,通過佛陀叁轉*輪的妙法甘露,能夠熄滅叁有衆生相續的煩惱烈火,開啓暫時獲得人天福報的“利”益、究竟圓滿正等覺安“樂”的利樂花。

  〖淨飯王子前頂禮〗: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發心猶如白蓮花般的淨飯王子——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面前,我後學者恭恭敬敬地頂禮。

  大家早上起來的時候,應該先在與上師無二無別的佛像前磕叁個頭(這是我的規定,不要忘了),然後用清淨的水或點一根香來供養。修菩提心之前,最好先修一下法王如意寶的“上師瑜伽”(沒有的話,也可念其他簡單的上師瑜伽儀軌),修完了以後,按照要求,這幾天主要修皈依。

  今天早上我修的時候,雖然自己修得不太好,但是心裏面很高興,因爲在這個時候(6:00-6:30),肯定很多人的心專注在利益衆生上面,在當今的時代中,這是非常難得的。以前我們要麼是在昏睡,要麼所作所爲是爲了自己,現在哪怕一刹那的心專注于利益衆生,這個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過段時間講菩提心的功德時也會提到。

  我們修菩提心時,佛陀是非常殊勝的皈依境,即使稍作頂禮、供養,功德也是無量無邊的。學院外面的四衆道友,你們如果方便的話,今年一年當中最好看一遍《釋迦牟尼佛廣傳》,學院的道友去年上半年已經學過了,大家對佛陀因地時的發心基本上已了如指掌,華智仁波切在宣講《入菩薩行論》時曾說:“若想真正生起利他的菩提心,必須了知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公案。”這些公案表面上好像是一種故事,但實際上每個情節都是非常真實、震撼人心的,你們在各方面允許的情況下,一年看一個《釋迦牟尼佛廣傳》應該不是特別困難!

  很多人總說自己沒有時間,其實你是把時間用在吃喝玩樂上了,時間不是沒有,只是自己不掌握、不運用而已。學院裏有些道友說沒有時間我相信,因爲大家除了睡覺、吃飯以外,全部心思都專注在聞思修行上了,特別忙!但外面的人呢,雖然與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同,不工作就無法養家糊口,這一點也能理解,但最關鍵的,你們還是要自己掌握時間。世間上的知識份子也說過:誰能用得上時間,說明此人愛惜生命;如果沒有用上時間,這個人的一切都完了。

  如果每天把時間安排好,這就是有智慧人的一種行爲。有些出家人,一天的時間掌握得相當好,除了修行和睡覺以外,基本上不會有任何散亂,即使散亂也能馬上發現。但有些人根本沒有時間概念,沒有時間概念的話,這種人的修行肯定不好。一年一下子就過了,人的一生很快也就過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若是一無所得,那非常不值得!

  大家(指學院)最近也在學習《隨念叁寶經》,作爲一個佛教徒,我們真的不能忘記佛陀的恩德,始終都要隨念,這個相當重要!

  接下來頂禮觀世音菩薩:

  僅以聖尊名號光,

  傳入何者耳畔中,

  亦能遣除心暗者,

  觀音怙主前頂禮。

  不管人、非人還是旁生,無論什麼樣的衆生,僅聽聞聖尊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也會遣除心裏的痛苦、困惑、煩惱等,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法華經·普門品》中說:百千萬億衆生感受痛苦時,如果一心持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菩薩就會循聲救苦,加持這些衆生全部獲得解脫。

  有些人可能想:“觀世音菩薩”這幾個字,好像跟我們的名字一樣,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按《法華經·授記品》中所說,觀世音菩薩在恒河沙數劫以前,就曾得過寶藏如來的授記;按照《楞嚴經》的觀點,觀世音菩薩以前在觀世音如來面前發願後,也曾得過這種授記。若看“觀世音菩薩”這幾個字,好像我們人也可以叫做“觀世音菩薩”,但實際上,諸佛菩薩的名稱具有非常甚深的因緣,千百萬劫前就被佛的金剛語親自授記了,在度化衆生的過程中,以智慧的結晶而形成了這樣的名號。真正有福報的人,才有緣聽聞佛菩薩的名號;沒有福報的人,即生中根本聽不到這些名號,也見不到諸佛菩薩的聖像。在漢傳佛教中,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救苦救難的公案不可勝數,在這裏我就不多講了。

  作者對觀世音菩薩有相當大的信心,故頂禮完釋迦牟尼佛後,緊接著頂禮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諸佛菩薩大悲心的本體,如果經常祈禱,我們的相續中一定會生起大慈大悲的菩提心。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加持不可思議,如果我們看到一些衆生非常可憐,或者馬上就要死了,按照《陀羅尼經》中所講,最好爲其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者“嗡瑪呢叭美吽”,這樣一來,聖號傳到他的耳旁,此後他就不會再墮惡趣了,這個功德是非常大的。

  下面講頂禮文殊菩薩:

  開示寂滅我與無我戲論勝義之法理,

  己造積業爲我所等世俗遣諸愚見暗,

  善說抛棄自樂成辦利他淨行此法理,

  究竟自他二利法王文殊菩薩前頂禮。

  爲衆生宣說“寂滅我與無我等一切戲論”的勝義法理,開示“自己造業自己感受”的世俗道理,這些佛陀的深廣法門全部是由文殊菩薩的智慧來抉擇的,此等善說猶如光芒,遣除了衆生相續中的愚癡黑暗,同時,還善巧地闡明了抛棄自己快樂、成辦他衆利益的清淨行爲的法理,在究竟自他二利、令衆生獲得佛陀法王果位的文殊菩薩面前,作者我必恭必敬地頂禮。

  麥彭仁波切在《八大菩薩傳記》中,曾引用過《寶積經》的一個教證:“念千百萬佛陀的名號,功德當然相當大,但念誦文殊師利菩薩的名號,功德遠遠超過了前者。”也就是說,我們平時祈禱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盡管這個功德不可思議,但比不上祈禱文殊菩薩,或者念文殊心咒“嗡阿 巴匝納德”。

  《無垢光天女請問經》中也說:文殊菩薩度化衆生的顯現,跟其他任何聖尊都不相同,他的顯現是無量無邊的,若以國王得度者則現國王相,若以王妃、婆羅門、比丘得度者,則現彼等相,甚至還在貪欲者前顯現美女,喜歡唱歌者面前顯現歌星 ……有時候我想,現在的世間人特別喜歡唱歌,也喜歡聽歌,真正的高僧大德講法,只有幾百個人去聽,但若來了一個歌星,成千上萬的人都會擁在一起。雖然我不敢說他們全部是文殊菩薩的化現,不然的話,我們出家人明天都去聽音樂了(衆笑),但也不排除有文殊菩薩存在的可能。按照佛經中的觀點,文殊菩薩也顯現爲歌女、鬘女、舞女等形象來度化衆生,所以佛菩薩的化現是不可思議的。

  這是對寂天菩薩的贊歎偈,無著菩薩向寂天菩薩頂禮:

  盡舍國政善開顯,

  稀奇佛子行之理,

  弘揚佛陀教法者,

  寂天菩薩前頂禮。

  舍棄王位國政的寂天菩薩,善巧開顯了極爲稀有 的佛子行之理,弘揚了真正的如來教法——利他菩提心,在這樣偉大的寂天菩薩足下,作者恭敬頂禮。

  弘揚了菩提心,就是真正弘揚了如來教法。我們如果不分教派,漢傳佛教也好、藏傳佛教也好,方便時組織一些人到各地弘揚真正的佛法,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財物供養、名聲地位對我們來講都不重要,唯一就是要好心好意地把佛法傳給衆生。從現代人的一些行爲上來看,很多人根本不懂得佛法的道理,所以大家有責任弘揚佛法利益衆生。假如沒有這種心態的話,我們即生中不一定有弘法利生的機會,就算有,自己也會百般推辭,認爲已經六七十歲了,沒有希望了,還是讓年輕人去幹吧。

  其實,我們這裏的老菩薩發心還是相當大的,對生活等各方面非常精通,不會有任何感情上的違緣,度化衆生是最適合的。至于年輕人嘛,需要在學院呆長一點時間。所以,今後若是有必要,我們應該專門安排一部分六七十歲的人,到各地去弘揚佛法(衆笑)……

  最後是立誓句:

  從彼教言蓮苑中,

  暢飲善說蜂蜜已,

  爲利持佛子行衆,

  我當于此釋本論。

  作者無著菩薩說:我從寂天菩薩的教言蓮苑中,已經獲得了《入菩薩行論》的善說蜂蜜,爲了利益行持佛法的大乘佛子們,在此特意撰寫了這部論典《入行論釋·善說海》。

  

《《入行論講記》第一冊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叁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