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君主法規論▪P12

  ..續本文上一頁悔豈能改?

  嗚呼諸行皆無常,乃爲生滅之法性,

  如若有生必有死,若有聚合必有離。

  諸衆從生出生起,猶如陡坡之水流,

  壽命刹那不停留,逐漸趨至死主前,

  死主于彼從不問,汝事是否已完成,

  是故一切福德事,即日迅速當行持。

  韶華瞬逝財富動,生命如住閻羅齒,

  然諸世人不修法,嗚呼人行真希奇!

  斷除一切諸愦鬧,假設不能皆舍棄,

  則當依止諸正士,此乃彼之妙藥也。

  斷除一切諸貪欲,假設不能皆舍棄,

  則當貪求解脫果,此乃彼之妙藥也。

  若此衆生能現見,死主住于頭頂時,

  飲食亦不願享用,何況說是其余事?

  如是死主閻羅王,好似等待于前方,

  猶如霹雳降頭上,何時到來不一定。

  極其短暫人壽中,一半黑夜中度過,

  病老煩惱恐怖等,消耗一半亦無樂。

  短暫須發今世中,爲諸放逸散亂欺,

  唐捐暇滿人生者,嗚呼墮入惡趣處。

  熊熊烈火所燃燒,置八寒冷積雪等,

  極熱以及極冰冷,地獄痛苦豈堪忍?

  如是饑餓與貧困,衆苦所迫之餓鬼,

  極爲愚昧互殘害,受人役使之旁生,

  墮入叁惡趣有情,長久感受難忍苦,

  是故思維彼險地,智者誰人會趨入?

  人類生老病死苦,天界遷變墮落等,

  善趣之中一切處,亦具諸多之痛苦。

  諸法本性即行苦,表面快樂實變苦,

  後世苦因乃苦苦,爲叁大苦所系故。

  如不淨泥無妙香,輪回之處無安樂,

  凡夫恒時輪轉于,如羅刹洲火炕中,

  于善趣或惡趣中,享受安樂遭痛苦,

  皆是善惡業果報,造業定成熟自身。

  國政財富雖興盛,衰老疾病死亡等,

  衆生共同之規律,誰滅豈能超越此?

  君主趨入死亡時,受用親友不隨身,

  士夫無論至何處,業如身影緊隨後。

  一切衆生之諸業,百劫中亦不毀滅,

  倘若因緣聚合時,果報必定會成熟。

  故于無欺因果理,生起堅定之信解,

  此乃世間之正見,一切善法之根本,

  無論何人若具有,世間因果之正見,

  此人千世代之中,亦不墮入諸惡趣。

  衆生導師因了知,甚深因果緣起理,

  後說殊勝解脫道,無有余衆可比佛。

  佛已宣說自所證,八聖道之自性法,

  寂樂甘露之大雲,無余可比勝法者。

  正法甘露滿自續,殊勝福田如明月,

  功德根本之僧寶,團體之中無余比。

  叁寶美名之白傘,有寂善妙之源泉,

  以誠摯信而依者,以樂獲得樂佛果。

  一切遭受恐怖者,多數皈依山森林,

  以及殿堂與神樹,此等並非真依處。

  依靠彼等皈依處,不能擺脫諸痛苦,

  何時何人皈依佛,正法以及聖僧衆,

  了知苦源之集谛,真實超離諸苦谛,

  依止八正道谛後,趨向涅槃之滅谛,

  以其智慧而明觀,一切四聖谛之理,

  乃爲主要皈依處,依靠彼等離諸苦,

  無等導師勝佛陀,慈愛衆生爲我所,

  爲獲無量勝功德,自己亦當隨彼行。

  自無始時而不斷,成爲父母此等衆,

  叁苦所逼無自在,智者誰不生悲心?

  若爲虛空際衆生,置于利益安樂處,

  發起殊勝菩提心,則獲如海之功德。

  何人最初能發起,菩提根本菩提心,

  彼之功德無有量,無等佛亦言不盡。

  第二十品 觀察福德

  佛說此生業力地,來世乃爲果報地,

  今生何者所造業,他世必將感受果。

  善惡縱然極輕微,分別招引廣大果,

  轉生業力之地時,爲何不播善種子?

  聖者輕罪亦舍棄,惡人重罪亦不舍,

  眼目纖塵亦警惕,雙手火舌亦接觸。

  身體猶如水中泡,財福宛若秋雲飄,

  不可依賴輪回法,了知彼勝當布施。

  積累不享用之財,屬于誰人無有定,

  倘若布施于他世,感受廣大之果報。

  若欲不耗諸財物,存積豐富大寶藏,

  切莫積累又吝啬,應當布施且隨喜。

  受用雖多利益微,布施雖少果報大,

  布施雖是增長門,愚者卻恐財耗盡。

  愚夫所貪之諸法,一切智者不貪執,

  猶如國王乘妙車,恒時當觀此身體。

  吝啬之人所貪物,智者不會貪執彼,

  猶如蜜蜂積蜂蜜,恒時當觀此財産。

  賢善君主如蓮園,遍散布施之芬芳,

  地上衆生如蜂群,欣然起舞喜雲集。

  壽命財富及美名,今生來世大安樂,

  一施勝法雖能成,愚者貪物不能成。

  本性無定無實質,緊緊抓住終必離,

  此等受用如水泡,何獲實義何不施?

  布施世間之莊嚴,布施不會墮惡趣,

  布施善趣之階梯,布施寂滅之善法。

  欲獲無盡之受用,應當廣大發布施,

  暫且不說其異熟,未見今生利益欤?

  愚者有生之年中,辛勤勞身積財産,

  唯有獲得諸痛苦,老後欲妙有何用?

  豐厚財富極稱心,美女成群共嬉戲,

  此等君主極快樂,猶如幻術騙愚者,

  是故莫貪諸財物,應當盡力行供施,

  一切君主皆應當,賜與無怙諸有情,

  無畏救護之布施,于如世間盲人衆,

  爲啓彼等智慧眼,賜與無垢之法施,

  一切君主當思維,愚昧所牽漂輪回,

  不由自主受苦衆,我從己身受用等,

  一切所有諸財物,令彼離苦得安樂。

  生起遍布時方際,殊勝大士之發心,

  時爾受持長淨戒,具足常規之戒律,

  如是君主生善趣,執掌天境之國政,

  猶如有情無情物,皆依大地而生存,

  佛說有寂諸功德,悉皆依靠戒律也。

  具大自在諸君主,自己奉行十善法,

  令諸眷屬皆行善,以多方便利民衆。

  本性猶如毒蛇者,秉性惡劣野蠻衆,

  濁世人群中極多,誰能完全摧毀盡?

  若斷自己一嗔恨,等同消滅一切敵,

  所有一切苦行中,安忍贊爲最殊勝。

  由于嗔恚所激發,毫無自在受其害,

  了知諸法自性者,少許亦不會嗔怒。

  美如蓮花金色身,人天世間之目飾,

  無等殊勝之佛身,亦自修持安忍生。

  不顧一切痛苦後,毫無怯懦辦大事,

  內心堪忍深法性,猶如獅子無畏懼。

  世間及與出世間,一切圓滿諸功德,

  若以精進力成辦,則無任何不成事。

  于真理之歡喜心,若如火焰般熾盛,

  一切難行之諸事,亦如加薪成助緣。

  殊勝自在諸君主,具足威力能力故,

  六度四攝之事業,廣如虛空深如海。

  僅以歡喜目邪視,若未斷除諸貧窮,

  非爲殊勝之君主,是故當做大貢獻。

  繕寫供養與布施,聽聞披讀及受持,

  開演及與諸諷誦,以及思維與修習,

  此等十種之法行,具足無量福德故,

  一切君主應精勤,受持佛陀之正法。

  具有大力諸君主,無論自己作何事,

  抑或令他作諸事,當樹廣大善法規。

  內心散亂之人士,猶如爲波浪沖卷,

  被煩惱苦所擾亂,何時難有自在樂。

  百般辛苦所逼迫,身體疲乏有何用?

  作者自心調柔者,解脫如同住身旁。

  倘若內心不調順,身著莊嚴之法衣,

  裝模作樣梵行相,豈能息滅惡分別?

  聖者居城亦調柔,野人住寺亦蠻橫,

  好似城中順良馬,森林野獸極凶暴。

  心如閃電如雲風,又似大海之波浪,

  狡詐喜境動搖性,故應調伏如是心。

  倘若自主極堪能,如清澈湖現星月,

  顯現五種神通等,極其衆多之功德。

  廣大甚深大乘法,耳中甘露飲不厭,

  增上多聞之體力,榮受語獅子美名。

  以四理察所聞義,思維生出慧燈光,

  能遣劣慧重重暗,心中升起璀璨日。

  一緣專注真實義,故修止觀之雙運,

  希有殊勝智慧眼,現見諸法之法性。

  前途光明在家衆,依慧力令輪回海,

  如牛迹水速幹涸,步入解脫之勝處。

  若見諸法如水泡,又見諸法如陽焰,

  如是現見世間者,不被死主閻王見。

  何人此世若能修,佛以深智所開示,

  真實聖谛之妙法,則彼不生畏懼心。

  此等諸蘊如幻城,諸惑亦如雲兒聚,

  現見無有生死慢,四魔沙場中獲勝。

  知此顯現之世俗,猶如水月夢幼理,

  一切悉皆不執著,了知如空之勝義。

  誰知現空無有二,二谛無別平等性,

  自然明淨菩提心,成就佛果勝菩提。

  較此世間諸佛陀,出世更爲難得者,

  如今密法金剛乘,興世宛如璀璨日。

  一切具有善緣者,圓滿智慧諸君主,

  若依猶如幼化術,速得解脫之密法。

  則如恩劄布德王,隨意享受五欲時,

  無勤安樂中獲得,殊勝雙運之果位。

  第二十一品 觀察論德

  住于以上所宣說,一切法規諸君主,

  猶如明日照大地,成爲一切妙莊嚴。

  濁世時期難出世,具此等德之君主,

  倘若出世彼一人,亦能統治全世界。

  以上所說之功德,雖僅具足大多數,

  福德財富名譽聲,猶如雷鳴豈不震?

  如理如法之君主,無論出現于何處,

  如似輪王與珠寶,彙集諸多之功德。

  具法君主乃天子,成爲衆人之主尊,

  庶民之父衆生親,無偏有情供養處。

  猶如珍寶之山王,衆士之中以功德,

  明彰顯著之君主,何時何地中出現,

  皆爲高尚士羨慕,諸下劣者悉畏懼。

  雖未特意而勤作,自然饒益全世界,

  耳聞亦贊作比喻,見而生喜何用說?

  他人矚目且恭敬,民衆依之有何奇?

  具善緣士生歡喜,具嫉妒者縱生嗔,

  以彼廣大之功德,未經恐呵便振懾。

  諸佛佛子護法神,心生歡喜賜加持,

  君主氣魄及威力,歲歲年年皆增上。

  猶如花藥糧食等,生長成熟依大地,

  君主所屬之境地,出現諸多善妙相。

  荟萃美人英雄衆,以及悅意受用等,

  希有幸福安樂德,爭先恐後而增上。

  未曾刻意而攝集,受用眷屬如雲聚,

  舉國上下齊祈禱:願此君主長住世。

  無垢名聲藍寶石,成爲乃至大海邊,

  以及山王之巅尖,大地姑娘之耳飾。

  每日之中令自他,積累真實福德故,

  宛如擁有無盡水,無盡珍寶之大海。

  以福德力無勤中,自然而然成所願,

  恒時國泰民安也,來世之中亦享樂。

  君主以其妙智慧,威望福德力增上,

  依靠此理其福德,亦能越來越增長。

  升起明日河水流,末劫火與狂風力,

  具法君主諸威嚴,誰亦無法遮擋之。

  一切法政之善聚,日益增上無隱沒,

  從安樂處至樂處,乃爲遵規之功德。

  彙集法規多論中,一切善說之江河,

  一切君主龍王衆,依此大海誠可貴。

  取舍之理雖無量,有者直說故明確,

  有些間接可了達,余者依此而知曉。

  誰縱了知並實修,此論之中一偈頌,

  猶如服用營養藥,重現功德之韶華。

  雖未生于國王族,乃至村長及家長,

  若善行持此法規,猶如君主極莊嚴。

  縱然孑身一人住,若以君規護自後,

  發心善護諸衆生,有朝一日成法王。

  是故何人學此論,雖非君王之種姓,

  然彼必定會執掌,功德國王之國政。

  依照恒時能護持,天等一切世間者,

  法王佛陀出有壞,以及佛子之教言,

  一切君主法規論,成爲人間之莊嚴,

  遵照君者之吩咐,爲利有情我宣說。

  若聞生喜如天鼓,若思妙意如甘露,

  若修增德如天珠,此論人天之勝飾。

  護持國政一切士,增上世間之福德,

  不失佛法之正道,以此可獲真實果。

  如天非天戰爭時,天界巨響之鼓聲,

  此論贊頌高尚士,劣者僅聞亦畏縮。

  起死回生之甘露,唯有天衆可暢飲,

  如是善緣士接受,此理劣緣者舍棄。

  如天寶珠飾誰身,彼之諸德似雲集,

  何人實修此論義,定得法政之善聚。

  故以百千象馬寶,排列供養亦不比,

  無價之寶善說禮,淨心供養佛子您。

  欲求利衆具慈心,勝士童子您未來,

  將此善說之甘露,分與具法君主享。

  您與現在及未來,一切君主及他衆,

  何人見聞思此論,願具此說諸功德。

  君主法規論第二十一品終

  攝集智者佛佛子,一切善說此寶鬘,

  戴于群主頸項上,每日亦當誦思維。

  濁世黑暗雖重重,淨心月光妙不減,

  谏者著者之意樂,願皆應時利衆生。

  具法君主國政興,弘法利生事業盛,

  依此祈願遍空衆,悉獲法王佛國政。

  善願福德成熟時,兒時蘇醒善習氣,

  願天降任君主您,長久住世成衆利。

  金黃朝陽韶華者,諸佛智藏佛授記,

  調化君主之怙主,祈賜持此者智慧。

  勝過俱胝明月光,慈目不閉大慈主,

  此論具中慈妙光,願令衆生意安樂。

  猶如藍天難忍身,降魔智慧金剛者,

  願令持此論衆人,生起勝一切魄力。

  金顔燦燦具光芒,地藏怙主美名揚,

  祈願此論興何處,皆成福財大寶藏。

  諸佛佛子之加持,願凡見聞憶觸者,

  一切吉祥圓滿也,如法心願如意成。

  

《君主法規論》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藏密素食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