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廣釋(下冊)▪P50

  ..續本文上一頁獄有情,以吾善根力,

  悉見普賢等,無礙菩薩雲,

  飄降芬芳雨,清涼複安樂,

  見已彼等衆,由衷生歡喜!

  同樣,也祈願地獄有情,因爲我的福德善根力,都能見到普賢、地藏等菩薩,以無礙能力所變現的祥雲,及從雲端飄降而下清涼芬芳令有情安樂的甘露雨,見到此景的地獄有情,都能由衷地心生歡喜。

  上面分別對叁大怙主作了祈請,此頌以普賢菩薩爲例,對八大菩薩爲主的廣大菩薩作祈請:祈願所有具足威力功德的聖者,以無礙智慧福德,爲地獄苦難衆生降下甘露,使他們遠離痛苦,得到安樂。以此也願他們由衷地對菩薩們生起歡喜,以歡喜恭敬之心,地獄有情即能迅速解脫苦難,往生安樂善趣淨土。在漢傳佛教教化地區,地藏菩薩被認爲是專職救度地獄有情的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悲願,幾乎是婦孺皆知。而博覽叁藏的寂天菩薩,在此處言及救度地獄衆生時,卻未明顯提到地藏菩薩;在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被看成爲滿願之王,並未認爲是專任救脫地獄的菩薩。這種觀念差別,也可能是地藏菩薩與漢地衆生的不共緣分,及漢傳佛教中高僧大德們極力推崇弘揚《地藏菩薩本願經》而導致。

  願彼諸旁生,免遭強食畏!

  複願餓鬼獲,北俱盧人樂!

  願旁生道有情,遠離弱肉強食的恐懼!願餓鬼道衆生,都能獲得如北俱盧洲人一樣衣食無缺的安樂!

  除地獄道外,餓鬼與旁生道衆生,也迫切需要大乘佛子救濟,因爲這兩道衆生,恒時在爲痛苦所迫。旁生中野生動物最大痛苦,便是相互啖食殘殺,因此它們恒時處于怖畏之中;家養牲畜,有的雖然沒有這種痛苦,而屠殺、役使、鞭打、饑寒等種種現量可見的苦楚無法勝數。因此菩薩特爲它們作回向加持,希望每一個修行人也能作如是回向。

  餓鬼衆生的痛苦,也難以想象。一般人認爲餓鬼只是很饑渴,得不到飲食,而實際上除了饑渴外,這些衆生恐怖顛倒之苦難以道盡,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對此有詳述。根霍仁波切在講義中,爲此也摘錄了能解救餓鬼痛苦的《智慧流星咒》,修行人如法持誦,一定可以救護很多衆生。儀軌如下:

  嗡 嘉納阿瓦洛革得、那美薩曼達、薩帕 納、瑞莫巴瓦、薩瑪雅、瑪哈瑪讷、德日德日、舍達雅作拉那吽。(于江河、湖畔,右手捧一掬水,誦此智慧流星心咒七遍,加持七掬水而倒入江湖中,以佛眼視之,所有現前之餓鬼衆,皆獲得具足如天人之飲食勝味,且各各餓鬼獲足七摩揭陀鬥之飲食。僅飲彼水,彼一切餓鬼即從其道解脫,轉生善趣也。凡諸男子、女人、童男、童女及旁生、餓鬼、鳥類、水族等,若飲此水,一切惡業及業障悉皆清淨,且轉生善趣也。)

  除智慧流星咒外,還有許多加持餓鬼開咽喉得到飲食的神咒與儀軌,如只念觀音心咒,即可施予餓鬼衆多飲食,這些大家都較熟悉。如果能依有力方便法,真誠地爲餓鬼們回向加持,它們可很快得到解脫,獲得如同北俱盧洲人一般飲食無缺的安樂。北俱盧洲是須彌山北面人趣衆生所在地,其地人類因福業所感,飲食衣服從如意樹上隨意而得,無有匮乏。因而那裏的有情,內心恒常遠離诤鬥、貧乏等痛苦,一生安樂無憂,無有造作惡業的機會,死後也會立即上生欲天。

  願聖觀世音,手出甘露乳,

  飽足餓鬼衆,永浴恒清涼!

  願聖者觀世音,從手中不斷地流出甘露乳汁,使一切餓鬼得到滿足,並永浴其中,常得清涼。

  聖觀世音菩薩,手持甘露瓶,爲餓鬼等惡趣衆生施放甘露的形象,在漢傳佛教中,可謂家喻戶曉。菩薩施放大悲智慧甘露,能令一切有緣衆生解脫痛苦,身心得到清涼安樂,因此在救濟餓鬼道有情時,祈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甘露加持,在顯宗、密宗教法中,都非常重視。在《楞嚴經》、《法華經》、《千手陀羅尼經》等經典中,大家都可見到觀世音菩薩以甘露救濟餓鬼等惡趣衆生的教證。我們若能以虔誠心祈求,菩薩絕不會不應聲而滿願,對此每一個佛弟子都應具足正信,效作者的菩薩行徑,以叁世所作一切善根回向,殷切地祈禱觀世音菩薩手出甘露乳,解救一切餓鬼道父母衆生。

  願盲見形色,聾者常聞聲!

  如彼摩耶女,孕婦産無礙!

  願所有盲人都能見到色相,聾者都能聽到聲音;願孕婦都像佛母摩耶夫人、天女一樣,生孩子時毫無障礙痛苦!

  惡趣衆生有各種痛苦相續不斷,而善趣衆生也不例外,有著種種不盡如意的艱難,因此菩薩接著又爲善趣人道衆生回向,願所有陷于苦難中的人們遠離一切傷害苦難。在人類中,諸根不具是巨大的缺憾痛苦,此處以盲聾者爲例,盲人恒時處于一片無有形色感的漆黑之中,聾者恒處于無有聲音的死寂世界中,作爲凡夫衆生,其苦楚難以付之言表。爲了彌補其身心創傷,大乘修行人應盡心盡力地以功德回向加持,願他們立即遠離痛苦;同時,在力所能及範圍內,應以身語意幫助這些諸根不具的傷殘者,爲他們盡量帶來一些安樂。現在世界上有許多殘疾人學校,及幫助殘疾人的慈善機構,這些機構組織及參與者之中,無疑會有大乘菩薩化現,我們也都是修習大乘法門的行人,如果有因緣及能力時,對此也理應貢獻一份力量。

  人類一般是胎生有情,當母親懷胎時,那種痛苦無疑與生了大病一般,而生孩子時,蓮師說過:“母子二人中陰邁半步,母除颌骨余骨皆分裂。”在醫療保健技術發達的今天,仍有不少母親死于難産。爲了回報母親恩德,解救她們的痛苦,也須依殊勝回向,以功德願力加持:願一切母親在生孩子時,能像佛母摩耶夫人生育佛陀時一樣,或如天女化生天子一樣,充滿喜悅安樂,而無有任何痛苦障礙。

  願裸獲衣裳,饑者得足食,

  渴者得淨水,妙味諸甘飲!

  願貧得財富,苦者享安樂!

  願彼絕望者,振奮意永固!

  願裸露缺衣者能得到衣服,饑餓者能及時獲得足夠的食品,幹渴者能隨欲得到淨水與各種美味飲料!願貧窮者得財富,受苦者安享快樂!所有失意絕望者,能精神振作,意志堅定而永不頹喪!

  世間有許多窮困潦倒之人,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不斷感受著貧乏憂惱之苦。通過新聞媒體,我們可見到世界各地都有這類可憐衆生:都市街頭寒風中瑟瑟發抖的乞丐,饑餓的非洲災民,旱災區幹渴求水的兒童……,一幕幕慘景如同地獄。作爲大乘行人,理應解救這些父母衆生,以法性谛實力、叁寶加持力、自己的修持功德力,願天下裸露缺衣者皆得妙衣,饑者皆得美味佳肴,渴者皆隨欲獲得各種甘美飲料。

  作爲世間凡夫,資財貧乏也是十分難忍的痛苦,經論中甚至說過,貧困者追逐資財如同餓鬼一般痛苦。因此大乘菩薩都非常注重以種種方便解除衆生貧乏,由此而引導他們步入解脫正道。而外在資財貧窮之苦,比起內心貧乏痛苦,又是微弱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曾說過:內心貧乏不知足者,最爲窮困。當時一名乞丐叫帝巴,偶然找到了一個如意寶,他虔誠地將如意寶供養給佛陀。那時佛陀就說:“弟子們,應將這個寶物布施給世間最窮苦的人。”于是有許多窮人想:佛陀會把如意寶賜給我吧!但佛告訴他們:“你們不是最窮苦的人,最爲貧乏痛苦者是勝光王,這個如意寶應該給他。”此處“苦者享安樂”一句中的“苦者”,也是指勝光王這類內心貧乏不知足之人,他們內心恒爲貧苦所憂,所以回向加持他們,願其恒得滿足快樂,安享知足少欲的如意寶!

  世間衆生業力不可思議,有些人因業緣所感,時時遭受沮喪絕望的痛苦。有人說:“不論在什麼環境中,痛苦總伴隨著我,它好像與我很有緣分。”在末法時代中,大多數人沒有精神寄托,內心柔弱無力,頹廢絕望情緒像傳染病一樣,日益流行而且加深,現代人的吸毒、自殺、諸多精神病等等,處處反映了他們這種絕望心理。在這種時代,尤其需要大乘行人努力,效作者而甚深回向,以願力加持這些父母衆生,從心灰意冷的陰影中解脫,能振奮意志,勇力堅毅。

  願諸病有情,速脫疾病苦!

  亦願衆生疾,畢竟永不生!

  願所有患病的有情,迅速解脫疾病痛苦!願一切衆生的疾病,今後永遠消失絕迹!

  病苦是四大瀑流之一。由貪嗔癡爲根本因而起的八萬四千種疾病,從來就未曾離開人們,尤其是現代,人們患病的比例更多,病苦更爲嚴重。喇拉曲智仁波切說過:末法時代,由于人類造惡業者多,導致天人常敗于非天,而得勝的非天往往對人間散發毒氣,使人類産生種種難以療治的惡疾。患病對凡夫衆生來說,其痛苦十分難忍,即使是最強壯者爲病魔纏上後,也會如同鳥中石丸一樣,馬上萎頓下來,身肢無力,精神不振……,這些病苦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有著詳述。如果能有不爲疾病所困擾的身體,人們能順利趨入善法修習之中,因而菩薩在此,專門爲衆生作殊勝回向,願一切病痛中的有情,速離痛苦,並願一切疾病,永遠消滅無蹤。

  願畏無所懼,縛者得解脫!

  弱者力強壯,心思互饒益!

  願膽怯者無所恐懼,被捆縛者獲得解脫!瘦弱者強壯有力,且心存善意,友愛互助!

  在世間生活,人們有著許多種恐怖,佛經中通常提到人趣衆生有十五種畏懼,這些違緣往往會使當事者內心惶恐不安,遭受著難忍的驚懼。以菩薩真實語回向加持,膽怯者的怖畏一定可以迅速消除。大乘菩薩的發願中,大多數有爲衆生解脫怖畏這一條,如祈禱本師釋迦牟尼佛,能速除一切怖畏險難,而祈禱觀世音、地藏菩薩等聖尊,同樣也能消除一切怖畏,其原因是這些聖尊都曾有過救護有情的誓願,若能至心祈求,以聖尊願力加持,就一定會得到感應。叁界所有衆生,皆爲五毒之繩索捆縛于輪回火宅中,飽受重重苦難驚懼,願所有大乘修行人都能誠心地以自之福德力、叁寶加持力回向,有情皆能從無明纏縛中解脫,得到自在與安樂。

  弱者指身體瘦弱者與內心懦弱脆弱者,這類弱者在世間比比皆是。由于身心脆弱無力,外境小小的困難挫折,都會給他們帶來致命打擊,因而很有必要爲他們作回向…

《入菩薩行廣釋(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