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皈依問答(叁十九):爲什麼說沒有真實的皈依戒,就得不到所有佛教大小乘所說在家出家的戒體? 

  皈依問答(叁十九):爲什麼說沒有真實的皈依戒,就得不到所有佛教大小乘所說在家出家的戒體?

  答:真正皈依叁寶是一切戒律的入門之處,世親菩薩在《俱舍論自釋》中說:“是故皈依,普于一切受律儀處,爲方便門。”即要受一切的律儀,都必須從皈依這個門進入。好比要開車從高速公路去往某地,如果沒有進入高速入口,就無法經過一個個地點最終到達目的地。

  《皈依七十論》雲:“近事歸叁寶,此是八律本。”意思(所謂“近事”親近奉事叁寶之義。梵語優婆塞即近事男,優婆夷即近事女。)即是居士皈依叁寶,此爲八種律儀(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正學女戒、沙彌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八關齋戒)的根本所依。皈依都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而且,在大乘中,受菩提律儀與金剛密乘灌頂的誓言戒都也必須以具足真實皈依爲前提,甚至僅僅受持一天的八關齋戒,首先也不可缺少皈依。《俱舍論》中說:“近住余亦有,不受叁歸無。” (近住爲在家男女受八戒者。親近叁寶宿住之義。)即是說,不受五戒(余),也可以受八關齋戒(近住),但是不受叁歸,則肯定得不到八關齋戒。因此說,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所依。

  這裏所謂“皈依成爲一切律儀之根本所依”的密意,就是通過真正的皈依能堅固希求涅槃的意樂,以此希求涅槃的意樂能發生一切律儀。換句話說,真正皈依了叁寶之後,由聽聞導師佛陀所開示的涅槃法、如理作意涅槃法,由僧衆作爲助伴共同修學涅槃法,爲了成辦自他二利希求證得涅槃的意樂就會逐漸堅固。以此涅槃意樂爲等起,便會逐漸産生佛教叁乘所說在家出家的別解脫律儀、菩薩律儀與叁昧耶律儀。《皈依七十論》雲:“衆人可受戒,未皈依不得。”

  另外,應引起注意的是,並不是說參加了皈依的儀式,就一定能獲得皈依的戒體。必須具足以佛陀爲導師、正法爲正道,僧伽爲善侶的誓願,在這樣的誓願的帶動下,真實參加皈依的儀式,才能得到圓滿的皈依戒。因此要能得到,以及更好地守持各個叁乘戒律的戒體,就應該紮紮實實地打好皈依戒的堅實基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