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9、請分析寂天菩薩對數論派的遍計神我是如何進行逐步破除的。

  29、請分析寂天菩薩對數論派的遍計神我是如何進行逐步破除的。

  答:神我具有五個特征,其中的“享用者”和“常有物”是互相矛盾的,因爲神我一享用對境,就必然要失壞它的常有性,因此這樣的神我自相矛盾,根本不可能存在,是遍計出來的倒世俗。寂天菩薩就首先從神我能否享用聲音等外境的角度著手進行分析。總的分叁個步驟:

  一、從“取聲識若常”,到“則無知彼聲。”這是從聲音等變異法是無常的角度進行分析。因爲能取聲音的耳識,是只有在聲音出現時才隨之出現的,而數論派認爲聲音是變異法,是無常的,因此耳識是不可能長久存在的。

  二、從“取聲自性者”,到“具有取聲性。”這是從識取的是變異法的自性的角度進行破析。爲了避免因變異法的無常而導致識也無常的過失,數論派辯稱各種無常的變異法在自性上是一致的,而自性是恒常的,所以識取的是恒常的自性,因此並沒有變成無常。寂天菩薩指出數論派所說的自性是實有的,因此決定了它不可能變成色法、聲音等的變異法,這樣識在取色法等變異法的時候,就沒有取它們的自性這回事,因此識依然只能像變異法一樣是無常的。

  叁、從“如伎以余相”,到“爾時同依何”。這是從實有的勝義谛中的識不可能如演員一樣變化的角度,進行的批駁。前面已經論證了面對無常的變異法,識不可能常有存在,但是數論派對神我的執著深重,于是試圖從識本身的角度爲識的常有尋找理由。他們說識就像演員一樣,雖然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演員還是同一個,因此雖然有時見到色法,有時聽到聲音,但是識的本體沒變,依然恒常地存在著。寂天菩薩指出明明見到識呈現爲多樣性,卻依然認爲它們是一體的,這是沒有任何根據的錯誤的結論,如果這樣的推理都能成立,那麼任何存在著的事物,都可以被說成是一體的了,因此所謂恒常的識,純粹是虛構、遍計的法。

  這種將識遍計爲神我的錯誤作意,在凡夫心中容易生起,只有對其中的荒謬性進行了透徹地分析,才能避免走入神我這樣的誤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