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講記(十七)▪P2

  ..續本文上一頁續中引發十種力,也就是誓欲令神通、普門遍入大乘等的十種功德都達到違品無法侵奪的境地。

  13、修習對治

  上面十力的違品是業、煩惱和魔。以下一頌就講摧伏業、煩惱、魔的對治。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

  怎樣才能讓業清淨呢?這需要由逐層的淨治把雜染業力從相續中除遣出去,也就是,從粗至細,依次淨除不善業的業力、有漏善業的業力和有漏不動業的業力。

  1、淨除不善業力:決定感果的不善業的力就是能引生叁惡趣的力。如何淨除它呢?需要由反面的能清淨、能遣除、能破除等的力量來淨除。有哪些能淨除不善業的力呢?有四力——破惡力、恢複力、對治力、依止力。

  經上說:“造了很多罪業,對自己作呵斥,罪業會變得輕微。如法地發露忏悔,未來再不犯,具有這樣的恢複力,罪業就能清淨。”這是說,以破惡力和恢複力能令不善業的力量變小甚至消盡。

  四力都是指心上的力量。物理上,以一種力能抵消或破壞另一種力。心也如此,心雖然不像色法有形有色,但緣起上確實有正反兩種力量,以一者能破壞另一者。我們首先要發願具足這四力,然後通過修持來真正獲得這些力。我們求證菩提,有很具體的逐步修證的過程,修證的前提就是真誠發願。“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發願不真,修行就不真,所以每一步都不能虛假。我們也許從沒發願要修得破惡力等,更沒有以願力推動主動聞思、修習業果。所以,這些經文的內容還沒有成爲自己修行中的主題,表面上叫做修行人,實際心並沒有融入菩提行。我們不能進步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真正的行願,沒有拿出真心來改變自己。

  第叁、由對治力也能清淨。比如,匝哦之女用腳踢母親的頭部,母親是恩德田,傷害母親即生就會成熟惡果。但他後來只稍微受了一點果報,原因是他發起了自他相換的善心,有力淨除了罪業。他是怎樣發心的呢?當他墮地獄時,見空中飛來一個熱鐵輪在一個地獄衆生的頭上飛旋。這時候他想到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都造了同樣的惡業,都要感受“鐵輪頂上旋”的果報,他就發願這一切苦都由我來代受。以這個善心的力量淨除了業力。

  第四,以依止力也能清淨罪業。比如佛世時有個叁十叁天的天人,即將以業力投入豬胎。這時他至誠皈依叁寶,情況馬上逆轉,他不但沒墮落,還上升到更高層的兜率天。他是在定業快成熟時以至誠皈依叁寶而淨除業力的。可見皈依叁寶能淨治罪業。

  在諸多對治力中,能從根滅除業種子的方法,就是證悟法無我。《業障清淨經》中講了一位比丘造了不淨行和殺母兩種重罪。後來他特別後悔、難受,像瘋了似的,從一所經堂跑到另一所經堂,從一座城市走到另一座城市。他在衆人面前說:“我毀滅了!我毀滅了!”一再哀泣:“唉!唉!我錯了!我錯了!”他由誠心悔過的力量讓罪業得到減輕。正當他深自悔責時,有個具他心通的菩薩爲他開示了殊勝妙法,他因此證悟了法無我,一切罪業都得以摧壞,證得無生法忍。這個例子表明,證悟法無我能從根摧毀罪業種子。

  另一個要點是:對于殊勝的法生起信解,能遣除一切墮罪和後悔,能淨除一切業障。我們對這一點應當深信不疑。《金剛經》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可見,依靠受持讀誦《金剛經》,以正念真如修習殊勝之因,能滅除應墮惡道的罪業。《寶性論》說:“若由數近惡人故,具有惡心出佛血,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最勝和合僧,若能思維修法性,此人速疾從此脫。”也講到了由思維修持法性能解脫五無間罪。

  又,如果發起了無僞菩提心,也能極大程度地淨除過患之因的不善業。《入行論》說:“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毀諸重罪。”這是說,當自相續中現前菩提心時,能如劫末火那樣一刹那就燒毀諸多重罪。

  有人懷疑:修習對治法能淨除輕微和中等罪業,還可以理解。但要從根淨除五無間罪等的重業,恐怕很困難吧!

  答:像未生怨王造了殺父重罪,本來要在地獄中安住一劫,但他依靠四力淨治罪業,最後墮地獄時像皮球剛落地就彈起一樣,地獄的異熟果幾乎消減殆盡了。所以罪業不論輕微、中等、嚴重,只要具足破除罪業的四力,就能無余清淨。

  又有人懷疑:經上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明明說了經百千劫也不空耗,怎麼能讓重業化爲烏有呢?

  答:經文的密意是:如果沒有生起罪業的對治,業不會無因無緣就減輕或消盡。但具有對治力如法地忏悔,因緣也隨著轉變,按對治力的大小而相應地淨除罪業。經論上說,愚人造了小罪也變成墮落地獄感受極重苦果之因,智者造了重罪也能不受果報。

  總之,應當發願在自己的相續中具足依止力、破惡力、恢複力和對治力。這是祈願“清淨一切善業力”的具體內涵。發願具體化很要緊,要發起修出四力的決心來。真正下了決心,才談得上有願力。願力真實了,修持就會真實。

  2、淨除有漏善業力

  有漏善業指雜有煩惱的善的造作,有力引生叁有諸果。這種業力不淨除,就會引發叁有的種種果報,不能解脫生死。如何淨除它的勢力呢?需要依靠願力回向,也就是內心放棄叁有的一切異熟果後,一心唯求無上菩提,這樣以願力回向就能淨除。

  3、淨除不動業力

  不動業指色界、無色界行持的不動業和以四禅、四無色定所引起的業。如何淨除它的勢力呢?心中完全舍棄上界的果報後,能自在地把握自己的業(自在地把持身口意的造作),讓心隨自己的意願唯一爲利有情而精進,這樣內心脫離了不動業的運作軌道,就能淨除它。

  

摧滅一切煩惱力

  貪欲等逼惱身心的緣故,叫做煩惱。或者說,一個法在剛剛生起時就使內心不寂靜,這樣的法就是煩惱。

  煩惱力有何表現呢?以煩惱的作用,無量衆生對理與非理、利與害、重與輕等等不覺知,在心態和行爲上顛倒趣入。

  有很多方法都能摧伏煩惱,比如修不淨觀或者以世間道壓伏等等。總之,這裏是發願能自在地利用煩惱,由此能修習菩提分的種種法。

  

降伏一切諸魔力

  “魔”,指天魔等的四魔。他們有幹擾的力量,能對修菩提行等作障礙。能令魔無法施展力量,或者能以神通力滅除魔力,叫做“降伏一切諸魔力”。

  

圓滿普賢諸行力

  “力”指違品不能爲害,能任運地趣入。“諸”是一切的意思。“圓滿”是指上面速疾周遍等的十力和叁種對治全部都具足。普賢諸行,每一種都到達違品無法障礙的地步,叫做“圓滿普賢諸行力”。

  總之,念這一頌時應當發願:願我具有淨除有漏諸業的力量,從根伏斷根本煩惱和隨煩惱的力量,降伏一切諸魔的力量,由修習對治違品的殊勝力而具有圓滿普賢諸行的力量。

  法王曾說:《普賢行願品》中的所有願都可以歸納在這四句中。法王在朝拜印度金剛座轉繞菩提座時,念了很多發願文,主要還是以這一頌爲主發願。法王教誨說:我們朝禮神山、聖地、寺廟、佛塔、佛像,或者拜見高僧大德時,能夠念《普賢行願品》是最好的,如果時間有限,應該念這一頌發願,至關重要。

  法王1997年寫了《從四乘發揮的教言》。在這篇教言中,法王開示了爲四衆弟子傳法的密意,其中,依“清淨一切善業力”爲居士衆爲主傳講了取舍善惡因果的《百業經》;依“摧滅一切煩惱力”爲藏族尼衆爲主傳講了發菩提心、行菩薩行的《入菩薩行論》;依“降伏一切諸魔力”爲漢族弟子爲主傳講了《大幻化網》;依“圓滿普賢諸行力”爲藏族喇嘛爲主傳講了《上師心滴》等無上大圓滿法要。這間接告訴我們這一偈的內涵拓展開來,包含了浩瀚如海的顯密佛法。依這一頌發願,實際是發願獲得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要,得到佛法圓滿的成就。

  

《普賢行願品講記(十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