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歸直指•疑問指南(第叁節課)▪P2

  ..續本文上一頁《楞嚴經》上說:色身之外,山河、虛空、大地,都是妙明真心中的現象(《楞嚴經》說妙明真心,其它經也叫做如來藏、圓覺、法界、法身、真如、佛性等等。)。又說:諸法唯一是自心所現。哪裏有佛土在自心之外呢?要知道“心外無土,土外無心”,所謂十方極微塵數的國土,唯是我心中的國土;所謂過去、現在、未來叁世恒河沙數的諸佛,唯是我心中的諸佛。

  唯心淨土的“心”是指遍一切時處的真心,不是指胸腔內的肉團心和第六意識心。一切世界都是真心中顯現的。比如,目前我們住的房屋,就是我們真心中顯現的房屋;我們所在的城市,也是我們真心中顯現的城市;擴展到一個國家、一個地球、一個太陽系,乃至一個叁千大千世界、無數個叁千大千世界,都是我們真心中顯現的,都在我們真心之內,而恒河沙數的諸佛,也是我們真心中的諸佛。

  【知此,則知無一土不依我心而立,無一佛不因我性而現。然則十萬億刹外之極樂,獨非唯心之淨土?極樂國中之教主,獨非本性之彌陀乎?】

  懂得這一點,就知道沒有一土不是依我的真心而建立,沒有一佛不是因我的本性而顯現。十方叁世的顯現都是以這一念心性爲體。哪一土不是我心中所有的呢?哪一佛不是我真心所現的呢!難道十萬億刹土外的極樂世界就唯獨不是唯心的淨土嗎?難道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就唯獨不是本性的彌陀嗎?

  前面問的人說:西方淨土在十萬億佛刹外的說法,不如“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了義。因爲它說的是一種心外的淨土和佛,實際上說唯心、說本性才是了義。

  以上就答複說,真心本性遍一切處,十萬億佛刹外的極樂正是真心中的淨土,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正是本性中所現的佛,淨土教說的並非是心外的淨土和佛。

  【問:淨土之說,蓋表法耳。智者當直悟禅宗,方爲上著。若只贊揚淨土,將毋執著事相,不明理性耶?】(這裏說的“理性”是指理體本性,不是現代人所說的“理智”。)

  問:淨土教所說的事相只是表法罷了(比如“羅網”只是表示自性包羅法界,“行樹”只是表示自性長養善根,“四種寶”只是表示常樂我淨四德等等。)。智者應當不繞彎子,直接悟入禅的宗旨,才是上等之舉。如果只贊揚淨土,不是會讓人執著于事相,而不明甚深理性嗎?

  他認爲淨土教法處處宣說淨土事相,像寶池金地、水鳥樹林、德風花雨、亭臺樓閣等等,都屬于事相,執著在這些事相上,就障礙悟入理體本性!

  【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識得此意,則禅宗淨土,殊途同歸。中峰大師雲:禅者,淨土之禅;淨土者,禅之淨土。】

  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無量法門最終歸入的本性沒有兩個,而趣入的方便卻有多種門徑。認識這一點,就見到禅宗和淨土殊途同歸。一是以直指或參究的方式進入,一是以念佛的方式進入,雖然趣入的門徑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最終證入的本性是一樣的。所以中峰禅師說:禅者,淨土之禅;淨土者,禅之淨土(禅宗所說的“禅”,是指第六度的禅——般若。)。

  禅證到了,心淨則土淨,當然是淨土之禅;淨土證到了,花開見佛悟無生,當然是禅之淨土。或者說,淨土是真心中所現,所以是“禅之淨土”;禅證悟本性,內外器情隨著轉依清淨,所以是“淨土之禅”。

  【雖互爲闡揚,而修之者,必貴一門深入。故大勢至菩薩,得念佛叁昧,而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普賢菩薩,入華嚴不思議解脫境界,而曰:“願我命終時,往生安樂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養導師,宜各立門戶,而乃和會圓融,兩不相礙,安得尚執偏見耶?】

  雖然禅和淨土可以互作闡揚,但修持的人貴在一門深入。所以,大勢至菩薩證得念佛叁昧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念佛是淨土法門,入無生忍是證得禅的境界,這是由淨土入禅。);普賢菩薩爲了證入華嚴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而導歸極樂發願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就是最高的禅。怎麼來證入呢?普賢大士選擇的是往生極樂世界。這是爲證禅而入于淨土。)”兩位大士,普賢菩薩侍奉娑婆教主釋迦如來,大勢至菩薩侍奉極樂導師阿彌陀佛,應當各立門戶,而又是彼此會通、圓融無礙的,連大菩薩都沒有偏執法門,而彼此融合,何況我們凡夫,怎麼能還執著偏見呢?

  【且爾雲淨土表法者,豈不以淨心即是淨土,不複有七寶莊嚴之淨土乎?果爾,則亦將謂善心即是天堂,不必更有夜摩忉利;惡心即是地獄,不必更有刀劍镬湯;愚癡即是畜生,不必更有披毛戴角耶?】

  而且你說淨土只是表法,豈不是認爲“淨心即是淨土,此外再沒有七寶莊嚴的淨土”?果真如此,那也要說“善心即是天堂,此外再沒有夜摩天、忉利天”,“惡心即是地獄,此外再沒有刀劍、镬湯”,“愚癡即是畜生,此外再沒有披毛戴角”。

  問的人錯誤地認爲“唯心”是沒有事相顯現的心。哪裏會有這樣的心?心都有現相,要麼有不清淨的現相,要麼有清淨的現相,在清淨和不清淨當中又有種種差別。比如,從惡趣到人天,再到聲聞、緣覺、菩薩、佛,現相上有一層一層的差別。六道凡夫有種種不清淨的現相,四種聖者有種種清淨的現相;聖者當中,有學道聖者有清淨的現相,佛有極清淨的現相。

  很多人都愛說:善心即是天堂!淨心即是淨土!其實他內心是把“唯心”錯認成沒有現相的“心”。這就是執理廢事——執著理性而廢棄事相。理和事本來不二,互不脫離,離開事,理就不圓了。執理廢事是知見上的大錯誤。

  爲了破除他的邪見,就反問他:你說“善心即是天堂”,是不是就沒有六欲天,沒有色界、無色界天呢?是不是就沒有此方、彼方的天、無數世界中的天呢?是不是就沒有天界的宮殿、寶地、水池、園林呢?你說“惡心即是地獄”,是不是就沒有十八地獄、五百地獄以及地獄中千差萬別的現象呢?你說“愚癡即是畜生”,是不是就沒有水、陸、空千差萬別的旁生呢?或者問他:撇開諸天一切的現相,怎麼說“善心即是天堂”呢?撇開旁生一切的現相,怎麼說“愚癡即是畜生”呢?

  旁生的愚癡就體現在它的行爲、智力、種種心理活動上。比如說豬吃了睡、睡了吃,目光呆滯,行動愚笨,成天在髒髒的泥水裏打滾,表現的就是愚癡的相。離開了這一切,怎麼去找一個所謂的愚癡呢?說愚癡總該有事相的表現吧!

  【然則既有寂光淨土,必有實報莊嚴等可知。】

  既然有善心就有和它相應的夜摩、忉利等天,有惡心就有和它相應的刀劍、镬湯等地獄,有愚癡就有和它相應的披毛戴角等畜生,那就類推可知,有法性寂光淨土也就必定有實報莊嚴等淨土事相。“等”字包括方便有余土和凡聖同居土。

  如果人世間的紛纭萬相是真實有的,那極樂世界的無量莊嚴事相也一定是真實有的!如果以人類不清淨的業力能無欺地變現相應的事相,那以修行人的清淨業和佛的大願和合也一定能無欺地顯現淨土的莊嚴!

  【況事外無理,相外無性,定要舍事求理,離相覓性,則理事尚不能無礙,安望其事事無礙乎?】

  何況事外沒有理,相外沒有性,一定要舍“事”去求“理”、離“相”去找“性”,那連理事無礙都通達不了,怎麼能期望通達事事無礙呢?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六凡四聖,是事;離言思、離名相、不生不滅的本體,是理。理是事的理,沒有事外的理,脫開了事,是找不到理的。想想看,沒有任何事呈現,能叫什麼理呢?不是子虛烏有的理嗎?

  實際上,理就在種種事中。比如電磁場的本體是看不見的,但確實出現了種種現相和作用,由這些現相和作用就能證明它的存在。因爲電磁場能發光、能傳播、能轉爲熱能、動能,表現有很多現象,起種種作用,由此就能了解到有一個電磁場的本體。如果離開了這些現相、作用,憑什麼說有電磁場存在呢?怎麼來成立它呢?根本無從成立。以這個例子就能幫助我們了解:離開了十種法界的種種事相,是找不到獨立的理體的,所謂的理體就體現在種種事相中。所以說“事外無理”。

  “相外無性”說的是一樣的意思。撇開相去找性是永遠找不到的,就像撇開波去找水,怎麼能找到呢?水就顯現爲千波萬浪。水比作性,波比作相;波外沒有水,相外沒有性。如果舍棄淨土無量的莊嚴事相,再去認一個毫無事相的“唯心淨土”,這是永遠得不到的!實際上,隨著自心逐漸清淨,自心的顯現也逐漸清淨,菩薩修到八地時獲得淨土自在,前五識和所對的五塵就轉依清淨,到佛地就顯現爲周遍虛空的淨土。

  如果把事和理看成無關的兩個,那永遠也不會通達理事無礙,永遠也不會明白“事由理而成”“理由事而顯”這樣的妙谛,永遠也不會知道一切空寂中不妨顯現森羅萬象,理和事不相妨礙。而且,把事看成脫離理的事,就永遠不能了達事和事無礙。因爲只有領會到一切事都是心性妙體的顯現,才知道彼此是可以融通的、無礙的。也就是事相上的長短、遠近、一多、廣狹等等,都是唯心所現,都能在一個心的本體中融通無礙。一個個與心無關的、在心外孤立存在的事怎麼可能彼此融通無礙呢?所以首先通達理事無礙,才能進而通達事事礙。

  【且爾雖具如來之性,現在猶是凡夫之身,若果能隨處淨土,試問能于廁溷之中,安之如衽席否?能與犬豕牛馬,同槽而食否?能與腐爛屍骸,蛆蟲鑽齧者同寢同眠否?】

  而且,你雖然具有如來性,但現在還是凡夫身。如果你真能做到隨處淨土,那請問:你能身體躺在廁所中跟睡在床上一樣安穩嗎?你能跟豬狗牛馬同槽進食嗎?你能跟很多蛆蟲鑽咬的腐爛屍體睡在一起嗎?既然隨處是淨土,就不該有什麼分別,都是一味清淨嘛!

  【如其能之,任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任汝說縱遇鋒刀常坦坦。若猶未也,則是穢淨之見未空,愛憎之情猶在,而乃以過量境界,侈口高談,使淺見之夫,略讀幾本經書,略看幾則公案,便欲謗法造罪,伊誰之咎哉?】

  如果你能做到,隨你說“高山平地總西方”,任你唱“縱遇鋒刀常坦坦”。如果你還做不到,你的心上“穢淨之見未空,愛憎之情猶在”,卻以過量的境界高談闊論,讓淺見的人稍讀幾本經書,略看幾則公案,就想謗法造罪,這是誰的過失?

  (“高山平地總西方”是說隨處都是淨土。“縱遇鋒刀常坦坦”就是鋒利的刀架在脖子上,心還是平平的,這說的是一切平等的境界。)

  “穢淨之見未空”,就是心裏還有穢和淨的見。睡在廁所,吃在豬槽,就覺得臭、覺得髒;睡在天宮,享受美食,就覺得香、覺得淨。有這樣穢和淨的分別心,怎麼能說“一切都清淨”呢?怎麼是“高山平地總西方”呢?“愛憎之情猶在”,就是順自己的心就貪愛,逆自己的意就憎恨,怎麼能說“一切都平等”呢?怎麼是“縱遇鋒刀常坦坦”呢?口中所說和實際所行根本不吻合。

  像這樣,內心實際是不清淨、不平等的,還以超過自己量的境界隨意高談闊論,說什麼西方淨土不了義、淨土只是一種表法,實際沒有極樂世界,說什麼求生淨土是心外求法等等,讓淺見的人聽了就想毀謗造罪,這是誰的過失?

  實相中一切清淨,證到實相也一切清淨。但凡夫落在虛妄分別當中,處處變現的是不清淨的相。雖然具足如來性,現相上卻顯現無常、苦、不淨的相。自己根本沒有證到一切清淨,怎麼能隨便說“隨處是淨土、不必生西方”呢?

  

《西歸直指•疑問指南(第叁節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