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楞严经》上说:色身之外,山河、虚空、大地,都是妙明真心中的现象(《楞严经》说妙明真心,其它经也叫做如来藏、圆觉、法界、法身、真如、佛性等等。)。又说:诸法唯一是自心所现。哪里有佛土在自心之外呢?要知道“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所谓十方极微尘数的国土,唯是我心中的国土;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恒河沙数的诸佛,唯是我心中的诸佛。
唯心净土的“心”是指遍一切时处的真心,不是指胸腔内的肉团心和第六意识心。一切世界都是真心中显现的。比如,目前我们住的房屋,就是我们真心中显现的房屋;我们所在的城市,也是我们真心中显现的城市;扩展到一个国家、一个地球、一个太阳系,乃至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我们真心中显现的,都在我们真心之内,而恒河沙数的诸佛,也是我们真心中的诸佛。
【知此,则知无一土不依我心而立,无一佛不因我性而现。然则十万亿刹外之极乐,独非唯心之净土?极乐国中之教主,独非本性之弥陀乎?】
懂得这一点,就知道没有一土不是依我的真心而建立,没有一佛不是因我的本性而显现。十方三世的显现都是以这一念心性为体。哪一土不是我心中所有的呢?哪一佛不是我真心所现的呢!难道十万亿刹土外的极乐世界就唯独不是唯心的净土吗?难道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就唯独不是本性的弥陀吗?
前面问的人说:西方净土在十万亿佛刹外的说法,不如“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了义。因为它说的是一种心外的净土和佛,实际上说唯心、说本性才是了义。
以上就答复说,真心本性遍一切处,十万亿佛刹外的极乐正是真心中的净土,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正是本性中所现的佛,净土教说的并非是心外的净土和佛。
【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者当直悟禅宗,方为上著。若只赞扬净土,将毋执著事相,不明理性耶?】(这里说的“理性”是指理体本性,不是现代人所说的“理智”。)
问:净土教所说的事相只是表法罢了(比如“罗网”只是表示自性包罗法界,“行树”只是表示自性长养善根,“四种宝”只是表示常乐我净四德等等。)。智者应当不绕弯子,直接悟入禅的宗旨,才是上等之举。如果只赞扬净土,不是会让人执著于事相,而不明甚深理性吗?
他认为净土教法处处宣说净土事相,像宝池金地、水鸟树林、德风花雨、亭台楼阁等等,都属于事相,执著在这些事相上,就障碍悟入理体本性!
【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识得此意,则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中峰大师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
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无量法门最终归入的本性没有两个,而趣入的方便却有多种门径。认识这一点,就见到禅宗和净土殊途同归。一是以直指或参究的方式进入,一是以念佛的方式进入,虽然趣入的门径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最终证入的本性是一样的。所以中峰禅师说: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禅宗所说的“禅”,是指第六度的禅——般若。)。
禅证到了,心净则土净,当然是净土之禅;净土证到了,花开见佛悟无生,当然是禅之净土。或者说,净土是真心中所现,所以是“禅之净土”;禅证悟本性,内外器情随着转依清净,所以是“净土之禅”。
【虽互为阐扬,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故大势至菩萨,得念佛三昧,而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普贤菩萨,入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曰:“愿我命终时,往生安乐刹。”是二大士,一侍娑婆教主,一侍安养导师,宜各立门户,而乃和会圆融,两不相碍,安得尚执偏见耶?】
虽然禅和净土可以互作阐扬,但修持的人贵在一门深入。所以,大势至菩萨证得念佛三昧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念佛是净土法门,入无生忍是证得禅的境界,这是由净土入禅。);普贤菩萨为了证入华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而导归极乐发愿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就是最高的禅。怎么来证入呢?普贤大士选择的是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为证禅而入于净土。)”两位大士,普贤菩萨侍奉娑婆教主释迦如来,大势至菩萨侍奉极乐导师阿弥陀佛,应当各立门户,而又是彼此会通、圆融无碍的,连大菩萨都没有偏执法门,而彼此融合,何况我们凡夫,怎么能还执著偏见呢?
【且尔云净土表法者,岂不以净心即是净土,不复有七宝庄严之净土乎?果尔,则亦将谓善心即是天堂,不必更有夜摩忉利;恶心即是地狱,不必更有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不必更有披毛戴角耶?】
而且你说净土只是表法,岂不是认为“净心即是净土,此外再没有七宝庄严的净土”?果真如此,那也要说“善心即是天堂,此外再没有夜摩天、忉利天”,“恶心即是地狱,此外再没有刀剑、镬汤”,“愚痴即是畜生,此外再没有披毛戴角”。
问的人错误地认为“唯心”是没有事相显现的心。哪里会有这样的心?心都有现相,要么有不清净的现相,要么有清净的现相,在清净和不清净当中又有种种差别。比如,从恶趣到人天,再到声闻、缘觉、菩萨、佛,现相上有一层一层的差别。六道凡夫有种种不清净的现相,四种圣者有种种清净的现相;圣者当中,有学道圣者有清净的现相,佛有极清净的现相。
很多人都爱说:善心即是天堂!净心即是净土!其实他内心是把“唯心”错认成没有现相的“心”。这就是执理废事——执著理性而废弃事相。理和事本来不二,互不脱离,离开事,理就不圆了。执理废事是知见上的大错误。
为了破除他的邪见,就反问他:你说“善心即是天堂”,是不是就没有六欲天,没有色界、无色界天呢?是不是就没有此方、彼方的天、无数世界中的天呢?是不是就没有天界的宫殿、宝地、水池、园林呢?你说“恶心即是地狱”,是不是就没有十八地狱、五百地狱以及地狱中千差万别的现象呢?你说“愚痴即是畜生”,是不是就没有水、陆、空千差万别的旁生呢?或者问他:撇开诸天一切的现相,怎么说“善心即是天堂”呢?撇开旁生一切的现相,怎么说“愚痴即是畜生”呢?
旁生的愚痴就体现在它的行为、智力、种种心理活动上。比如说猪吃了睡、睡了吃,目光呆滞,行动愚笨,成天在脏脏的泥水里打滚,表现的就是愚痴的相。离开了这一切,怎么去找一个所谓的愚痴呢?说愚痴总该有事相的表现吧!
【然则既有寂光净土,必有实报庄严等可知。】
既然有善心就有和它相应的夜摩、忉利等天,有恶心就有和它相应的刀剑、镬汤等地狱,有愚痴就有和它相应的披毛戴角等畜生,那就类推可知,有法性寂光净土也就必定有实报庄严等净土事相。“等”字包括方便有余土和凡圣同居土。
如果人世间的纷纭万相是真实有的,那极乐世界的无量庄严事相也一定是真实有的!如果以人类不清净的业力能无欺地变现相应的事相,那以修行人的清净业和佛的大愿和合也一定能无欺地显现净土的庄严!
【况事外无理,相外无性,定要舍事求理,离相觅性,则理事尚不能无碍,安望其事事无碍乎?】
何况事外没有理,相外没有性,一定要舍“事”去求“理”、离“相”去找“性”,那连理事无碍都通达不了,怎么能期望通达事事无碍呢?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六凡四圣,是事;离言思、离名相、不生不灭的本体,是理。理是事的理,没有事外的理,脱开了事,是找不到理的。想想看,没有任何事呈现,能叫什么理呢?不是子虚乌有的理吗?
实际上,理就在种种事中。比如电磁场的本体是看不见的,但确实出现了种种现相和作用,由这些现相和作用就能证明它的存在。因为电磁场能发光、能传播、能转为热能、动能,表现有很多现象,起种种作用,由此就能了解到有一个电磁场的本体。如果离开了这些现相、作用,凭什么说有电磁场存在呢?怎么来成立它呢?根本无从成立。以这个例子就能帮助我们了解:离开了十种法界的种种事相,是找不到独立的理体的,所谓的理体就体现在种种事相中。所以说“事外无理”。
“相外无性”说的是一样的意思。撇开相去找性是永远找不到的,就像撇开波去找水,怎么能找到呢?水就显现为千波万浪。水比作性,波比作相;波外没有水,相外没有性。如果舍弃净土无量的庄严事相,再去认一个毫无事相的“唯心净土”,这是永远得不到的!实际上,随着自心逐渐清净,自心的显现也逐渐清净,菩萨修到八地时获得净土自在,前五识和所对的五尘就转依清净,到佛地就显现为周遍虚空的净土。
如果把事和理看成无关的两个,那永远也不会通达理事无碍,永远也不会明白“事由理而成”“理由事而显”这样的妙谛,永远也不会知道一切空寂中不妨显现森罗万象,理和事不相妨碍。而且,把事看成脱离理的事,就永远不能了达事和事无碍。因为只有领会到一切事都是心性妙体的显现,才知道彼此是可以融通的、无碍的。也就是事相上的长短、远近、一多、广狭等等,都是唯心所现,都能在一个心的本体中融通无碍。一个个与心无关的、在心外孤立存在的事怎么可能彼此融通无碍呢?所以首先通达理事无碍,才能进而通达事事碍。
【且尔虽具如来之性,现在犹是凡夫之身,若果能随处净土,试问能于厕溷之中,安之如衽席否?能与犬豕牛马,同槽而食否?能与腐烂尸骸,蛆虫钻啮者同寝同眠否?】
而且,你虽然具有如来性,但现在还是凡夫身。如果你真能做到随处净土,那请问:你能身体躺在厕所中跟睡在床上一样安稳吗?你能跟猪狗牛马同槽进食吗?你能跟很多蛆虫钻咬的腐烂尸体睡在一起吗?既然随处是净土,就不该有什么分别,都是一味清净嘛!
【如其能之,任汝说高山平地总西方,任汝说纵遇锋刀常坦坦。若犹未也,则是秽净之见未空,爱憎之情犹在,而乃以过量境界,侈口高谈,使浅见之夫,略读几本经书,略看几则公案,便欲谤法造罪,伊谁之咎哉?】
如果你能做到,随你说“高山平地总西方”,任你唱“纵遇锋刀常坦坦”。如果你还做不到,你的心上“秽净之见未空,爱憎之情犹在”,却以过量的境界高谈阔论,让浅见的人稍读几本经书,略看几则公案,就想谤法造罪,这是谁的过失?
(“高山平地总西方”是说随处都是净土。“纵遇锋刀常坦坦”就是锋利的刀架在脖子上,心还是平平的,这说的是一切平等的境界。)
“秽净之见未空”,就是心里还有秽和净的见。睡在厕所,吃在猪槽,就觉得臭、觉得脏;睡在天宫,享受美食,就觉得香、觉得净。有这样秽和净的分别心,怎么能说“一切都清净”呢?怎么是“高山平地总西方”呢?“爱憎之情犹在”,就是顺自己的心就贪爱,逆自己的意就憎恨,怎么能说“一切都平等”呢?怎么是“纵遇锋刀常坦坦”呢?口中所说和实际所行根本不吻合。
像这样,内心实际是不清净、不平等的,还以超过自己量的境界随意高谈阔论,说什么西方净土不了义、净土只是一种表法,实际没有极乐世界,说什么求生净土是心外求法等等,让浅见的人听了就想毁谤造罪,这是谁的过失?
实相中一切清净,证到实相也一切清净。但凡夫落在虚妄分别当中,处处变现的是不清净的相。虽然具足如来性,现相上却显现无常、苦、不净的相。自己根本没有证到一切清净,怎么能随便说“随处是净土、不必生西方”呢?
《西归直指•疑问指南(第三节课)》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