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家庭教育爲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 講記一 (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家庭教育爲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

  印光大師 著

  益西彭措法師 講述

  這篇重要的開示我們分成叁個段落來學習:一、家庭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二、今天教育失敗的根本原因 叁、勸勉大家一致在根本上努力

  一、家庭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分二:(一)點明宗旨 (二)開示家庭母教的兩個要點

  (一)點明宗旨

  【世亂極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勞。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賢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于此講求,治何可得乎。】

  現在世道已經非常亂了,有心之士都希望得到治理。如果不知道治理的根本,期望也是徒勞,並不會收到實效。那麼,天下太平的根本在哪裏呢?這要盡快求得了解。其實,家庭的母教才是賢才蔚起、天下太平的根本,不在母教上講求,怎麼能得到治理世間的效果呢?

  (二)家庭母教具體的做法分二:1、開示家庭母教的兩個要點 2、強調教女兒尤其重要

  1、開示家庭母教的兩個要點分二:(1)胎教 (2)幼年教育

  (1)胎教

  【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禀質之初。】

  母教第一就是胎教。所謂胎教就是在“禀質之初”便開始對孩子進行教導,而不是出胎後才進行教導。

  “禀質之初”是指業識入到精血中後,形成這一世身體的最初位。在這時已經大有關系了。

  【凡女人受孕之後,務必居心動念行事,唯誠唯謹,一舉一動,不失于正。】

  凡是女人懷孕之後,居心動念做事一定要真誠、恭敬,一舉一動不失純正。

  這是說母親的心念、語言、行動,直接和胎兒住胎的氣氛相關,如果母親居心動念做事,保持真誠、恭敬,一舉一動不失中正,由于母親身心有正氣,胎兒就禀受母親的正氣而得以孕育。就像種子在良好的水、土、陽光等中受到滋潤、長養那樣,孕育出來的身心氣質就是良好的。

  母親和胎兒的關系實際是心與心的關系,母親受孕後能夠居心動念做事,保持真誠、恭敬,這個氣氛就是胎兒二百多天孕育的氣氛。如果母親居心動念行事,思想、語言、行爲邪而不正,那在這樣汙濁不正的氣氛裏孕育,就時時受到母親身心邪氣、濁氣的影響,而導致孕育不良。

  【尤宜永斷腥葷,日常念佛,令胎兒禀受母之正氣,則其生時,必安樂無苦。所生兒女,必相貌端嚴,性情慈善,天姿聰明。】

  尤其應當永斷葷腥,平常心裏至誠地念佛,這樣來使胎兒禀受母親的正氣,時時得母親念佛的加持、得佛光的加持(這就是求得佛光照耀胎中的環境,讓胎兒二百多天裏,以佛力的融入而使他得到最好的孕育),那麼出生時就一定安樂無苦。所生的兒女一定相貌端嚴,性情慈善,天姿聰明。

  印祖在另一篇法語裏說:“孕婦能吃素念佛,行善去惡,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身不行惡事,口不出惡言。使胎兒在胎中禀受正氣,那胎兒天性就很精純,生後再加以教化,沒有不能成爲善人的。”曆史記載:文王的母親太任端莊誠一、德行無缺失,在她有身孕時就開始胎教,所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這樣生下了文王。這就是胎教成功的典範。

  (2)幼年教育分二:①初開知識的階段 ②稍微長大的階段

  ①初開知識的階段分二:A、觀念的教育 B、行爲的教育

  A、觀念的教育

  【及至初開知識,即爲彼說做人之道理。如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及叁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輪回之轉變。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

  等到孩子初開知識的時候,就要開始給他講做人的道理,比如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等;其次要給他講叁世因果的罪福和六道輪回的轉變,比如怎麼由前世行善而在今生得到福報,怎麼由前世造惡而在今生得到罪報;如果今生行善,將來會得到怎樣的好果報;如果今生造惡,來世會得到怎樣的壞果報;以及衆生在六道裏如何隨業流轉、轉變。這都是家庭教育極重要的課題,要由母親來教給孩子。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可以教導這些方面。他聽了之後,對于造惡、受報心裏常常有所恐怖。講到造惡的人怎麼受慘烈的報應,比如殺生的人怎麼受報,偷盜的人怎麼受報等等。幼小的心靈接受了這種教育,內心就會對罪報産生恐懼。這個觀念灌輸得深入,以後就不敢造惡。其次給他講,做人孝、弟、忠、信等等怎麼得好報,行持五戒十善怎麼得好報、怎麼修行、生淨土、成菩薩成佛等等,目的是使他生起希聖希賢之心。從小接受了這種教育,以後就喜歡做好人、做好事,不喜歡做壞人、做壞事。

  B、行爲的教育

  【再令念佛,念觀世音,以期增福增壽,免災免難。】

  還要教孩子念佛、念觀音菩薩,以求增長福德和壽命,避免人生當中的災難。

  【不許說謊話,說是非,打人罵人。不許遭踐字紙,遭踐五谷,遭踐一切東西。不許亂吃食物。不許與同裏群兒聚戲。】

  對孩子身口意的行爲、對他的習性、生活習慣,都要嚴格地教導、管理,而不能放任自流。也就是發現孩子身上有哪些不良的習性和行爲,這些惡習、惡行就是將來毀壞他一生前途、一生福慧的因素;更遠地是毀壞他生生世世前途的因素,所以一旦發現之後,就要嚴加管教,加以製止。

  相反的方面,孩子身上有哪些賢善的習性和行爲,這些就是將來帶給他一生幸福、一生美好,讓他增福增壽的因素;更遠地,是能利益他生生世世的因素。所以要及時地鼓勵他、支持他,而且讓他發展得更好。

  所以要教育孩子不許說謊,不許說是非,不能打人、罵人。幼小時就要養成賢善的習性。如果從小打人、罵人,沒有及時地製止,一旦養成惡劣的習性,以後一開口就說髒話罵人或打人,喜歡說張家長李家短、挑撥是非,或者說話不誠實。

  而且要讓他珍惜字紙,珍惜五谷,珍惜一切物質用品,這也是教他惜福。如果從小就對字紙、五谷、物質用品糟踐慣了,以這樣的惡習串習增長,將來就一定折福折壽,沒有好結果。像這些都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方面。要告訴他一衣一食來之不易,都是農民、工人心血的結晶,不能隨便浪費。還要禁止他吃零食,吃了零食,就損壞胃口,減少米面等正食的消化吸收,這樣就長不好身體。(今天的零食更糟糕!有的裏面含有激素,含有各種添加劑的毒素。吃多了就損壞身體。)而且不允許跟其他小孩一起聚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