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二、明有境貪欲過患
有境,是指具有境相的心。這一科,是開顯貪欲的生起對于世間人造成的危害。
設問:快樂雖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所以將女人視爲快樂之源確實不應理,但是很多世間人都喜歡作不淨行,這是否說明,如果再再作世間的不淨行,還是可以得到快樂呢?
答:
貪蔽如搔癞,不見欲過失,
離欲者則見,貪苦如癞者。
頌文直解
貪欲心深重的人,就像患上了皮癬這種嚴重皮膚病的患者,因爲被癢這種苦逼迫,所以顧不得去考慮這種欲望會帶來皮破血流等的後果,會禁不住去抓撓。同樣,世間人被貪欲心之苦逼迫的時候,就見不到情欲的過失,一心想著要去行不淨行。但是,已經離貪的聖者們,見到貪欲心深重的人,就像見到了皮癬患者一樣,在他們身上見到了被貪欲所逼迫的極大痛苦。
釋義
世間人會被自己的貪欲心蒙蔽,他們完全想不到放縱貪欲心,所帶來的嚴重後果。這個偈頌,是比照搔癞這件事情,引導大家站在已經離欲了的聖者們的高度上,來觀察世間人被貪欲逼迫之苦,從而不再被貪欲心所蒙蔽,來斷除對不淨行等的追求。
貪欲心在産生的時候,會蒙蔽人們的理智。人只要失去了理智,那就和旁生差不多了,只想著去滿足貪欲,而見不到由此帶來的種種後果。就像有的人生了皮癬後,癢得難受,就會使勁去抓,這時就想不到一旦皮膚被抓破後,會流出膿水和血,會火辣辣地痛。因爲貪欲心具有這個蒙蔽作用,所以世間人會一次又一次地被它蒙騙,一而再、再而叁地想去作不淨行,而停不下來。
那麼貪欲心的過患有哪些呢?總的來說,貪欲有下面叁個過患:一、人在生起了貪欲心後,因爲貪欲有蒙蔽作用,所以它會肆無忌憚地增長,很難加以控製,這時人就會坐臥不甯、心神不定,會千方百計想去滿足,就像生了皮癬後,癢得要命,特別難受一樣;二、爲了滿足欲望,人們會浪費暇滿人身,失去修行解脫的大好機會;叁、如果因爲追求貪欲而違反了出家或者在家的戒律,那麼將會受到地獄惡報等嚴重的異熟果報,爲了一點點的壞苦,而最後竟然在地獄中遭受種種皮開肉綻之苦,這是貪欲帶來的最大的危害。
可見貪欲就是一種心裏的病。而且這種病首先不是導致痛苦,而是産生蒙蔽,會讓人像飛蛾撲火一樣,去追逐不清淨的所緣境,所以貪欲病的危害性比一般的病更大。初學者修行功德還比較弱,對治貪欲心的力量還不足夠,所以尤其要對這一點引起重視,要在一開始就運用正見。就是說,無論是見到異性,還是其他容易引起貪欲的境,都要把他們不清淨的自性看得清清楚楚,這樣就不會産生貪欲,修行就會很順利。如果一開始不重視,那麼等貪欲心不知不覺增長之後,要對治掉就很不容易了。
在開顯了貪欲帶來的逼迫之苦後,接下來,聖天菩薩還指出,追求女人的過程中,男人要受到各種屈辱之苦。
無怙饑所迫,饑時所動作,
貪者遇女時,動作亦如是。
頌文直解
那些被貪欲控製的人,就像要飯的乞丐一樣。在饑荒年代時那些六親無靠的人,因爲被饑餓逼迫,就爲了討到一點粗劣的食物,願意去忍受無良富人的蔑視、辱罵、毆打等的羞辱動作。被貪欲心控製的人,在遇到女人時,對于女人的種種蔑視、辱罵、毆打等的羞辱動作,也都會忍受。而這在智者看來,是非常愚癡的事。
釋義
窮人餓肚子時,饑餓的欲火讓他不得自在,爲了消除這種欲火,他不得不低聲下氣地去向富人乞討,去求得一點點粗劣的食物。即使富人再叁羞辱,他也會接受。同樣,世間人被貪欲心逼迫,爲了消除這種欲火,不得不去向女人低聲下氣,百般討好,去求得作不淨行産生的這一點點粗劣的壞苦。這時即使女人罵他、打他,他也都不去計較了。
世間男人之所以願意去承受種種毫無意義的苦行,就是貪欲心在作祟,目的是爲了能與女人作幾次不淨行。等他的貪欲目的達到了後,貪欲心暫時就消失了。這時他的表現,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從原先的百依百順,變得非常冷淡,如果女人打他、罵他,他就會開始抵抗。但是等貪欲心再一次生起來的時候,他又開始百般迎合了。這樣的輪番轉變,充分說明了世間男人卑賤的舉動,是爲了換來作不淨行,來息滅貪欲心的逼迫之苦。當貪欲心消失後,他就無法承受這種屈辱之苦了。
那麼在智者看來,這種受貪欲心逼迫,而去承受屈辱,是非常愚癡的舉動。
接下來,聖天菩薩指出,貪欲心會引發嫉妒、嗔恚等的痛苦。
有由驕傲故,于廁亦生著,
有者貪其婦,于他起嫉心。
頌文直解
如是被貪欲控製的人,也會産生其他的嗔恚等無量的過失。譬如,某些驕慢的人,對自己家裏裝了不淨糞的廁所也會生起執著,如果有外人來使用,他會生起嗔恚。同樣,有人對執爲我所的女人,會生起貪欲心,如果看到她和其他世間男人交往,就會因嫉妒而生起嗔心。
釋義
古代的廁所,裝了很多不淨糞,散發著一股難聞的臭味,這是大家都覺得肮髒的地方。但是那些心中傲慢,看不起窮人的富豪們,對自己家臭烘烘的廁所也會産生貪著,覺得比周圍那些窮人家的廁所要好得多,因此舍不得讓人家去使用。
連這種又臭又髒的廁所也會有人貪著,甚至由此産生嗔恚,可見世間人的非理作意確實顛倒得很,真的沒有道理可言。那些人對廁所的貪著,大家會覺得很可笑,但是對女人的貪著,很多人就覺得很正常。但是要知道,這和貪著廁所一樣,都是顛倒的,都是一種非理作意。
而且在這種貪著之上,會産生新的嗔恚等痛苦。世間人對女人生起貪欲心後,如果有人去和她搭讪,他也會不高興,會生起嫉妒心,他心裏受這種嫉妒心的煎熬,非常難受,不得自在。如果女人舍棄了他,那他就會生起強烈的嗔心,這時的非理作意就更加強,痛苦也更加地深,並且往往會以此而造下惡業,帶來後世的深重苦報。
那麼如何消除嗔心之苦呢,那就要對治貪欲心。世間人覺得女人好看,和廁所不一樣,但是女人的好看,只是外面光滑的一張皮而已。那麼在皮裏面呢,每一樣東西,都會讓對女色生貪的人覺得惡心。因此,女人的皮就像廁所的外部,廁所的外部裝修得再好,裏面裝著的還是屎尿,人走進廁所裏還是會覺得肮髒、惡心。同樣,女人的外貌長得再好,裝著的也是屎尿等不淨物,也同樣讓人惡心。如果看清了這一點,那麼就不會被貪欲所牽製,就更不會遭受嫉妒、嗔恚等等的苦了。
《四百論廣釋》中舉了這樣一個譬喻。有一個國王,又吝啬又傲慢,他很執著一座山。當有個女仆要在山裏取水時,國王阻止了她,並且傲慢地說:“你也不想想,你是什麼人,我又是什麼人,你怎麼能來這裏取水呢?”本來山上的水呢,反正也是白白地流掉的,沒什麼用處,但是國王的非理作意特別強,認定山是自己的,山上的水也當然就是自己的,當女仆來取水時,心裏就不高興了,必須要去呵斥那個女仆,否則心裏的嗔心就憋不住,非常難受。所以非理作意強的人,就像這位國王一樣,對于沒有價值,沒有必要的地方,比如像不清淨的女身,都會産生貪執,這樣心就被這些境縛住了,當別人也要用時,心裏就禁不住産生嗔心、嫉妒,使得心不得自在,無端遭受種種的痛苦。
這一科的叁個偈頌,開顯了貪欲對于世間人的叁個嚴重過患,即逼迫之苦、屈辱之苦和嗔恚之苦。
無論是男人觀察女人,還是女人觀察男人,還是世間人來觀察自己貪著的房子、車子等所緣境,大家都要用這樣的方法去反問自己一下,既然貪欲有這麼多嚴重的過患,那麼這些貪著之境,是否還值得自己去貪戀?學佛的人,就是在這些地方,體現出智慧,體現出素質。當大家平時越來越習慣于用佛法的這些正確的見解去觀察,去指導生活、改變生活習慣的時候,貪欲心就會放下,修行的功德也就明顯地得到提高了。
這以上已經學習了“廣明自性”中的前兩科——“明于境女斷貪”和“明有境貪欲過患”。對法義進行了認真聞思修的人,應該已經領會到了對于女人等貪欲對境斷貪的合理性,和産生貪欲帶來的過患。那麼接下來,聖天菩薩將具體來宣說女身爲什麼是不清淨的,教導大家對治對女身貪著的方便。
戊叁、明了達不淨而對治之方便分叁:一、明身爲不淨之幻輪;二、廣明其理;叁、修如是瑜伽之作用。
己一、明身爲不淨之幻輪
幻輪,是密法中的一個用詞,相當于機器的意思。
那麼接下來,聖天菩薩首先指出,對于有分別的世間衆生來說,身體是不清淨的,應斷除對身體的貪愛。
于不淨起癡,起嗔較應理,
于彼起貪愛,畢竟不應理。
頌文直解
如果進行觀察,可以知道女人的身體是一個極不清淨的容器。因爲女人身體的自性就是這樣極不清淨的,所以對女身生起愚癡和嗔恚也是合理的,而生起貪愛,則是完完全全不合理的。
釋義
對于一個法,如果不知道它的真相,那麼世間人就會對其生起癡心,也就是對這個法懵然無知;如果知道了一個法是不清淨的、肮髒的,那麼世間人自然而然就會對其生起嗔心,不會願意去接觸。而一個心智正常的世間人,是不可能對一個不清淨的法生起貪愛之心的。
就像路上有一堆人的糞便,白天的時候人們看到後,都會覺得很惡心,所以都會避開。晚上的時候,光線昏暗,人們不知道那是糞便,就有可能一腳踩上去了。踩了後感覺不對頭,聞到了臭味,這才知道是踩上糞便了。世間人這時就會生氣,覺得非常非常倒黴。而如果有一個世間人,因爲踩上糞便,而心中大喜,對糞便生起了貪愛,那他就會被衆人呵斥,被當作精神不正常的人了。
在世俗自性中,人的業報身也和糞便一樣,都是不清淨的。世間男人因爲無明,對女人懵然無知,生起癡心,也是正常的,見到了女人的不清淨相後,生起了嗔心,一心要遠離,也是正常的,但是世間男人對女人生起貪愛,這就完全不應理了。
那麼說女人是不淨的,很多人心裏會難以接受。我們下面就以世間人眼中的美女爲例,來觀察一下,女人到底是清淨還是不清淨。
世間人對美女的身材、五官都有相應的贊美。比如說嘴,有說櫻桃小嘴、唇紅齒白等等,這是對嘴的外形的描述,那麼我們湊近看一看,嘴裏是什麼?有口水,以及牙齒縫隙裏的食物殘渣和牙齒上的牙垢。美女的鼻子,被說成是細挺秀氣,但是鼻子裏面呢,時不時地流著鼻涕和鼻水。美女的眼睛,被說成是明眸善睐、眼含秋波,但是眼睛裏每天都在産生眼屎,而且還經常流淚。人們還用纖細玲珑來贊美女人的腹部,但是腹部裏面,那就更加腥臭了,有屎有尿,還有肺、肝等的髒器。女人身上這些世間人貪著的地方,其實都是裝了不淨物的一個個容器。但是世間男人被女人的那層表皮給迷惑了,再加上女人穿戴上各種時尚的服飾,以及作了化妝,這就更具有迷惑性了。世間男人因此而生起了貪欲心,但是這樣的貪欲心,是完完全全不應理的。所以教典中這樣說:“口腔乃爲口水及,腐爛牙垢不淨器,鼻爲鼻涕鼻水器,雙眼眼垢眼淚器,肚中乃爲屎與尿,肺肝內髒之容器。愚人于此不見故,于女人身生貪著。”
那麼世間男人是否會一直被迷惑下去呢?也不是。就像夜裏踩上糞便後,聞到一股臭味,就知道了踩的是糞便,産生了不悅意的念頭,而生起嗔心。同樣,女人的自性就是不清淨的,在聞到女人散發的臭味,以及看透了女人身中的種種不淨後,一個即使對女人特別貪著的人,也會皺起眉頭、顯出厭惡的表情,對美女的貪著,會迅速減少,甚至消失,就想和她離得遠遠地。
所以大家要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女身不清淨的自性,這樣就能斷除對女身的貪著,産生厭離。女人則要看到男身不清淨的自性,斷除對男身的貪著,産生厭離。
《中觀四百論講記(二十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