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簡單更容易幸福
從南普陀後門拾階而上,行至半山腰處,推開樹木遮掩的一扇舊門,阿蘭若處映入眼簾,這裏曾是弘一法師晚年閉關修行之地,如今是南普陀寺首座濟群法師的住所。院子裏一片清幽的竹林,一只小松鼠歡快地在石廊外地古樹上跳來跳去,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濟群法師面帶微笑氣定神閑地在院內泡茶。
微博傳播人生智慧
濟群法師的微博粉絲有25萬多,粉絲裏有商界名人、娛樂明星、文化名人。王菲、舒淇、李冰冰、安妮寶貝等人都在列。他的微博通俗易懂,卻總給人帶來啓迪和思考,傳遞人生智慧,給予心靈的滋養。寥寥數語就有成千條的轉發。在所有出家人的微博裏,他的粉絲數量或許不是最多,但他的0關注在衆多人中顯得格外矚目。
海峽生活報:我們通常都會覺得出家人應該在深山古刹修行,聽說您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使用電腦,並建立個人主頁開辦網絡佛學院,您當時如何想的?
濟群法師:我大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接觸網絡,並建立了自己的主頁。多年來積累下來的文稿,有不少博文已經整理成冊出版。寺廟是出家人住的地方,深山修行是一種方式。我們同時肩負著向社會傳播佛法、分享人生智慧的職責。演講、書籍是一種傳播的途徑,在社會進入網絡時代後,其實可以通過更便捷的方式和途徑能讓世人更親近佛法,了解生命的本質,解脫生活中的困惑。從佛教傳播史上來說,曆代高僧爲了使佛法在不同地區和時代得到傳播,總是以當時人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弘揚佛法。
海峽生活報:您平時發微博時有什麼規律嗎?我們注意到,您的微博每一條都有成百上千的轉發和評論,這麼大的信息量是否會對您平時的修行産生幹擾?而且我看到您的微博有個特點就是0關注0回複,這又是爲什麼呢?
濟群法師:我大多數時候會把平時修行的感悟記錄下來,但在發布前,會先思考沈澱一下。每天的夕陽都不一樣,大自然如此豐富,忙碌的心卻熟視無睹,希望我的一些修行感悟能幫助世人重新審視自己的身心,審視周圍的世界。
0關注,就是無限的關注。0這個數字可以是沒有,但又包含著無限,無時無刻不在關注這個世界。網絡信息化時代會帶來巨大的信息量,這樣一個問題看以什麼樣的心態看待,能與這麼多人結緣,分享有價值的人生智慧我內心覺得是件很歡喜的事情。
吃飯、喝茶即是修行
濟群法師的人生佛教叢書被廈門的許多企業家、文化人奉爲深夜心靈讀物,廈門大學管理學院禅學俱樂部每個月定期開展讀書沙龍分享學習心得。“心靈環保”是濟群法師提出的理念,通過學習佛法的智慧,把佛法的智慧轉變成自己的認識,完成觀念改變、心態改變到生命品質的改變
海峽生活報: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卻更容易焦慮、不安,我們應該怎樣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
濟群法師:城市文明發展到今天,一個人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身心才會獲得幸福。人和動物的區別在于有思想,你看小動物們無憂無慮,有一種單純的快樂。人的煩惱來自私心、恐懼感、憂慮……這一切都跟思想有關,人容易陷入情緒的泥潭裏。情緒,是人內心升起的一朵烏雲,面對人生,應該看清生命的本質,培養正念,避免負面情緒。保有一顆孩童般的簡單心靈更容易幸福。幸福與否,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很重要。
追求浮華,只會讓心變得更浮躁;回歸自然,才能聆聽到生命內在的安靜。生活在廈門的人們其實很有福報,有大海青山,平時多看看天空看看大海,把自己的生活變得單純簡樸一點,複雜了,內心就被塞得滿滿的,容易累,簡樸的生活可以給心靈帶來更多自由。學習禅修,了解自己的心靈,平息內在的焦慮,做自己情緒和生命的主人,才能保證人生的幸福。
海峽生活報:那麼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如何去修行呢?
濟群法師:我們平日裏的吃飯、喝茶、走路都可以變成修行。比如喝茶,端起茶杯的那一刻,把心放在茶上,觀察茶湯的顔色,用心感受嘴唇與茶杯接觸那一瞬的感覺,喝下茶之後用心體驗,整個過程保持專注,了了分明。把心帶回此時此刻,覺知喝茶過程的身心變化,不評判、不粘著、不逃避。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訓練這種內觀能力,保持正念,就能幫助我們在迷茫混亂中,化解各種情緒,做自己的主人,也就能解決各種生活上的問題。
許多人每天都在玩精神穿越,不是活在過去的記憶中,就是活在對未來的幻想中,很少活在當下。禅的智慧,就是要把我們的心帶回當下,活在此時此刻;即便心念在玩穿越,也能保持了了明知,依然活在當下。
【法師印象】
穿著打了補丁的深灰色僧袍,坐著竹躺椅,搖著手書“無上清涼”的蒲扇,微笑著娴熟的泡茶——這就是大多數時候,在阿蘭若處看到的濟群法師。
07年初,我有幸皈依濟群法師,這些年來,師父的平日言行和著作講義在我遇到困惑時,如指路明燈幫助我一次次解脫窘境。師父博學廣聞,佛法研究精深,但是在弘法開示時,往往不是從艱深的佛法入手,而是用最貼近生活的語言,最輕松幽默的比喻,教會我們用佛法的大智慧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在濟群法師的微博上,只用一些圖片配上幾句簡單的文字,就讓大家受到很多啓發。現代人往往忙碌于浮躁的生活,微博這種傳播工具,讓普羅大衆可以最方便的接觸到佛法的智慧,讓人們在方寸之間獲得心境的解脫,這便是濟群法師的大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