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子宮肌瘤不出來什麼出來?乳房腫瘤不出來什麼出來?乳癌不出來什麼出來?身體它一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是這麼一點點導致的自己的疾病,中醫稱之爲“七情內傷疾病”,不是外來的,是自己搞的。自己情緒把自己傷害了,而且這種內傷疾病首先損傷的是各大髒腑,還不是皮毛還不是筋骨,因爲它就是在內的。中醫上有“百病起于情”,我的認識、我的感情受傷害了。“情輕病亦輕”,如果我們心情輕了身體疾病自然就輕了。
陳松鶴: 種種、種種的情迷就是糊塗了,看不明白了,不知道怎麼做了,順著自己的性情去說話,去做事情,這樣所有的糾紛、矛盾、身體不好全都出來了。所以我們自古的老百姓、自古的老中醫,得學學這個。身體的疾病,你說你馬路堵住了,可以找中醫,中醫給你開點湯藥,把你堵住的馬路給通通,堵住的腫瘤稍微給你通通,血活活,有用嗎?今天中醫給你疏導開了,過兩天自己又堵了。所以沒有用,這就是老中醫經常說的就是“我們治不了病,沒辦法治”。因爲每個人的心態是自己把握,自己不想改,靠別人,誰幫助都不行的。自己都不想幫助自己,靠外面的醫生,靠外在的東西,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心病還須心藥醫,解鈴仍須系鈴人”。所以今天我在這兒,我就說我們很多的中醫治病治不了病,中醫有句話“治病治不了命”,你自己搞的快把自己的命搞到頭了,誰還能救命啊?
陳松鶴: 所以“自助者天才助之”,天就是外在的,就是所有這些好的機會。只有自己想幫助自己。自己怎麼幫助自己?如果我們今天家庭經營的不好,我們身體有疾病、孩子有疾病、丈夫身上也有疾病,我們就要真正的開始幫助自己了,從改正自己的缺點開始。那麼這樣吃了中藥就非常有效。然後情緒你自己慢慢的修理好,就不再堵了。
陳松鶴:今天備課的時候,我還總結了一句話,大家可以讀一下,叫做“郁悶長腫瘤,發火生血毒,皮膚汙垢老,皆是不柔和”。
陳松鶴:很多人說,我有悶氣,不能憋著。肯定不能憋著,憋著你會有病,所以要學會化解。
陳松鶴:所以今天我們整個論壇安排我先講病,因爲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身體有疾病,大家都想著怎麼弄好。但是要知道根源就在于如何的化解。就是先找到自己的缺點,看到別人的優點,而且心裏面要常常記著別人曾經給我們一點一滴的恩惠、恩德、幫助、愛護、呵護,把這個記在心裏面了,我們就真的就有救了,這個就可以化解那些所有氣血的阻塞,那些瘀血,那些痰凝。學會化解也是今天我們學會如何來做一個人,如何來經營一個家庭,如何來學習生活。其實我們學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沒有什麼高深的東西?就是老祖宗告訴我們如何活的好、如何活的幸福而已。
陳松鶴:很多病人我問她:“你爲什麼生氣?”她說我不可能不生氣。跟誰生氣?要不然跟孩子生氣,要不然跟丈夫生氣,要不然跟婆婆生氣。這就是叁大症結,然後到我這兒就開始訴苦,一見我就掉眼淚。哭完我就說我們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本份或者定位?
陳松鶴:我們繼續探討,女子作爲大地,大地是乾坤,厚德載物。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厚德載物表示的是什麼?就是在古書的女子的德行裏面,叫寬仁、慈惠。寬就是女子的德行非常寬厚,有肚量,不會隨便一點小事就小心眼,要學會寬容。仁是仁愛、仁慈,非常愛別人,不僅是愛自己的丈夫,還要愛丈夫的家人,還有愛護身邊所有的親戚朋友,這是大愛。大地嘛,大地一定是廣闊無邊的,一定不止是那一點點土吧。恩是恩惠,施于別人恩惠,一點不貪心,或者能夠體諒別人的辛酸,能夠幫助他。我記得有一位長者說,他說他的母親,那時候他們家裏面也是非常窮的,有一次剛做好一碗米飯,然後叁個孩子都想吃那碗米飯,門口就來一個要飯的,看起來好幾天沒有吃飯了,母親毫不猶豫的把這碗米飯扣到了那個要飯的碗裏面。那個孩子就眼巴巴的看著那碗米飯。孩子有沒有覺得怨恨母親?孩子從這一個舉動學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愛。將來孩子想到這個動作,他都會把母親的愛從自己心裏面傳播給整個社會。所以我們現在社會上,不是怨恨而是麻木,沒有愛心。對很多人生不起愛,這就是麻木,麻木的原因在于什麼?如果我們母親每個人都有這種慈愛的心,孩子不會麻木的。
陳松鶴:有一次我回家,坐在火車上,聽鄭黃旗給我講他那個家族的事情。他講到以前的老人,他們不認識一個字,特別會做人,特別有智慧。他們家裏面的老太太,看到一個外面鄰村要飯的來了。老太太說你把我門口這些磚從左邊搬到右邊,要飯的把磚從左邊搬到右邊,然後老太太給他錢一碗飯就走了。這就是智慧,然後再來一個人,又從右邊搬到左邊。孩子就問媽媽搬這個磚有什麼用?媽媽說你別看他是要飯的,每個人都有尊嚴,我們古代人“不吃嗟來之食”的,你隨隨便便給他一點飯,不給他尊嚴,他甯可餓死也不吃你這碗飯的。這個尊嚴就是我給你家裏做一點事情,所以我接受你的施舍,這是理所應當的。
陳松鶴:所以我們在行善的時候,有沒有體會到接受人的那顆心?我們古代女子寬容、慈善的那顆心就細到這種程度。所以積下的陰德也非常厚,那個德行就非常、非常地大。而且那個寬宏大度。
陳松鶴:他還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我也想跟大家分享。說他們家的大奶特別會教育孩子,而且幾個孩子都特別聽她的話。他說有一件事情經常被鄰居笑話。什麼事情呢?她有四個兒子,都是滿族。然後有人罵他們,四個兒子氣的不得了,然後老太太說我坐在這兒呢,誰敢動?孩子們就回去了。然後老太太說“老頭子來,我們今天包餃子吃”,然後拿張桌子堆著門口包餃子,說我們包白菜餡的。然後四個兒子都沒動,包餃子吃呢,動什麼。說他們罵我們沒有進我們家門口,你要是去打他的,判也判不清楚。如果他進我們家門口,所有老百姓都看著。這種寬容的心,他說四個兒子你們盯好了,你們就吃餃子,罵了一天誰還能罵下去?罵不下去。第二天罵人的人到他們家裏賠禮道歉,還成爲他們家的好朋友。誰的功勞?老太太的功勞。誰的智慧?這是大智慧。這就是真正的寬容、寬厚,而且非常有道理,愛護自己的孩子也愛護他人。
陳松鶴:最後所有的結局都是好的。
陳松鶴:所以今天的母親“誰打你就去揍他”,千萬別吃虧,我們就明白了傳統文化家教的缺失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告訴我說他小時說了一句“孔老二”,就這一句話,他父親啪啪給他幾巴掌,他說孔聖人是這樣教叫的嗎?他們是滿族,他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對聖人尊敬的不得了,當時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他就這樣教育他,他父親就揍他,他說從此再也不敢講了。所以真的對老祖宗那種感恩的心,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風就在于我們做父母的,尤其是做母親的。
陳松鶴:母親這麼心量廣大,所有人的缺點都可以容納到心裏面。誰委屈了,都可以隨時給他以愛心、溫和的語言去鼓勵、去幫助。母親是那樣的默默無聞。今天我們來到新鄭,新鄭有一些文化古迹,有炎帝有黃帝,然後我們有大的禮堂,都是地面上的東西,但是沒有贊歎過大地有多麼好。母親也是這樣,都說誰的孩子多麼好,沒有稱贊過母親。母親從來就是默默無聞,但是又是最後的英雄。
陳松鶴: 我講到這兒,我們每個人是不是升起一顆自己要做偉大人物的決心和信心呢?那麼家裏面的決心在于女主人,女主人在家裏面是主人,臺灣人經常說內人怎麼、怎麼。所以家庭和睦不和睦,能不能鑄就家庭的港灣,就是女子一手把握。所以女子性格能不能柔順,這是家庭和諧的源頭。自己不會得疾病,兒女也不會得疾病,兒女的性格也非常好。我們中醫都講陰陽,陰陽講平和,其實就是講“家和萬事興”,很多女子陰太盛了,陰盛陽衰。
陳松鶴:凡是家裏強勢的女子,她丈夫就弱。隨便罵,丈夫也不吭氣,然後她養的兒子,兒子一定和她丈夫一樣的軟弱。如果她養個女兒,她女兒一定和她一樣強勢。將來她兒子再找一個兒媳婦肯定是照著她媽媽的標准找,結果這個兒媳婦很強勢,就會和婆婆幹仗。這樣循環下來兩個陰盛就會打架。所以真的,你不要覺得,有些女的就覺得她就是很厲害,家裏丈夫也得聽她的,爸媽也得聽她的,很多人都得聽她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什麼時候她兒子找到兒媳婦,兒媳婦你就看看她聽你的不聽你的?這個一定是這樣。這個都有例子的,我坐在火車上,這個滿族朋友一路給我講他家裏的事情。
陳松鶴:他就交待他的妻子,說你現在不要覺得把誰都壓在腳底下。真的,你如果生一個男孩一定是軟弱無能的,因爲被你壓的,他沒有自己的獨立性,沒有自己的思考、想法,全部聽母親的。母親說什麼就是什麼。女子一定要在自己的本位上,我們是大地,大地就一定是托起萬物,承載起來。不能把萬物全部壓在身子底下,你壓在身子底下,你不柔順然後發火,一發火就地震了,所有的東西都被你壓在底下了。所以你的萬物不長,家庭就不會興旺起來。所以“婦順家之福也”,所以女子立于自己的本份,本份的事情要安于本份。我們先不說在外面的工作,回到家裏就做好自己的本份,本份做好了,那你才真正的幸福,丈夫也會呵護你,孩子也會尊重你,你得到的是一家人的尊重。
陳松鶴:所以家庭是幸福的、安甯的,是回家歇腳的港灣。不管是丈夫還是孩子都想回到家裏面。回到家裏面,他感到有一種和睦、溫和、一種甯靜,這是我們女子營造的港灣。這個港灣不能有火煙味,回去就是暴躁的火煙味,誰想回來?我們看到現在的孩子不願意回家,家裏沒有讓他安甯的地方,沒有讓他覺得我能夠感受到愛的地方、溫暖的地方,母親沒有給他這個愛。丈夫不想回家,因爲妻子沒有這樣溫和的對他。所以我們一定要營造首先從自…
《和諧社會 女德爲要(陳松鶴)》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