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jie
佛教術語。即欲界、色界、無色界。界,義爲類別。叁界又可總分爲有情界(有情識的生物)和器世界(處所)兩類,而以有情界爲主體。叁界是據有情所造善、惡業及修不同定業所感苦、樂、色、無色等不同果報而建立的。如“叁界衆生,輪回六趣”即此義。
1、欲界。欲指財、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曰欲界。”欲界有五趣十二處。趣,義爲趣向,五趣指有情生死,有五個去處,即地獄,畜生、餓鬼、人及六欲天,所以又稱五趣雜居地。又有佛、菩薩來此度生及有修行成聖果者,又稱凡聖同居地。其中地獄有等活、黑繩、衆合、號叫、大叫、炎熱、大熱、無間等八處,加上畜生、餓鬼爲十惡趣。人有南贍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等四處。天有四天王天、叁十叁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等六處。人天合爲十善趣。此立足于人,地獄在下,最底層是無間地獄;天在上,他化自天位居最上。
2、色界。位于欲界之上,爲離欲的衆生所居。色,義爲物質。“宮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色界有四靜慮十七天。靜慮即平靜思慮的禅定境界,四靜慮天即有情依成就禅定的深淺所感的不同果報,有四級處所。初靜慮叁天(梵衆、梵輔、大梵),二靜慮叁天(少光、天量光、極光淨),叁靜慮叁天(少淨、無量淨、遍淨),四靜慮八天(無雲、福生、廣果、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此八天中前叁天是凡夫所居,次五天爲聖者所居,聖者煩惱清淨,又稱五淨居天。是爲凡聖分居地。
3、無色界。在色界之上。爲無形色衆生所居。“但有四心,無色形質,故名無色界。”無色界有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四皆以不同定心境界立名。無色界無處所,有情在某地修某空定成就,舍色身後,即于是處入某空處。由于無物質形態,又名四空天。此叁界總爲一個世界。大乘佛教認爲宇宙之中有無數這樣的世界。(劉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