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佛教遺址。傳爲釋迦牟尼得道成佛處。又稱菩提道場、佛陀伽耶。在今印度比哈爾邦伽耶城南約10公裏處。主要的建築物有高約50米的大菩提寺,形如金字塔,底層爲邊長各15米的四方形,上部逐漸收縮,頂部爲圓柱狀,上立一銅製螺旋形圓頂。寺塔第一層四角有四個與主塔形製相仿,但規模較小的金字形塔及圓頂。寺東大門前有一石牌坊,大門兩旁則爲佛龛,龛內及寺內大殿供有貼金佛像。寺的其余叁面有60余根高2米的石製圍欄柱,分別建于公元前5世紀與公元前2世紀。現在的石圍欄大多爲複製品,真品已移至各博物館陳列。據說,大菩提寺原系阿育王創建,但後代屢加重建或擴建。寺西側是著名的大菩提樹,樹下有一金剛座。相傳釋迦牟尼就是在這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成佛的。周圍有中國漢地及西藏地區、日本、緬甸、泰國、斯裏蘭卡等國佛教組織和僧人修建的寺院。附近有村女善生供奉乳粥遺址和釋迦牟民留影窟遺址。近代曾在此發現五方北宋前期的漢文碑刻,現存加爾各答博物館。(方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