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攝取諸結煩惱,能令諸衆生回轉叁有之八種謬。八者即:(一)性謬,若色作色想乃至重作重想,稱爲性謬。(二)分別謬,若分別色是色非色,是可見是不可見,是有對是無對,稱爲分別謬。(叁)聚謬,如于色中見我、衆生、士夫、壽命、屋舍、四衆、軍旅、衣、食、蓮花、車乘、樹木、積聚,如是等中各作一相,稱爲聚謬。(四) 我謬。(五)我所謬,于有漏中取我、我所,于無量世中常生取著,計我、我所,稱爲我、我所謬。(六)愛謬,即于淨物中生貪著之心。(七)不愛謬,即于不淨物中生嗔恚心。(八) 非愛非不愛謬,即于一切淨不淨物中生貪恚心。初叁種謬乃一切諸謬根本,著性著名不解流布,從此展轉生無量謬。我、我所謬名爲我見,我見複是諸見根本,是二種謬從憍慢生,是故憍慢爲諸見根本。後叁謬者從叁毒生。[菩薩善戒經卷二]
(名數)一、性謬,若色作色相乃至重作重想,是名性謬。二、分別謬,若分別色是色非色,是可見是不可見,是有對是無對,是名分別謬。叁、聚謬,如于色中見我見衆生,士夫之壽命于屋舍,四衆,軍旅,衣,食,蓮華,車乘,樹木,積聚,如是等中各作一相,是名聚謬,四、我謬,五、我我所謬,于有漏中取我我所,于常無量世中生取著,計我我所,是名我我所謬。六、愛謬,于淨物中生貪著心,是名愛謬。七、不愛謬,于不淨物中生嗔恚心,是名不愛謬,八、非愛非不愛謬,于一切不淨物中生貪恚心,是名非愛非不愛謬。見菩薩善戒經二。
性謬、分別謬、聚謬、我謬、我我所謬、愛謬、不愛謬、非愛非不愛謬。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