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prathama-ya^ma,巴利語pat!hama-ya^ma。又作初更。指夜分之初,即今午後八時頃。系晝夜六時之一。經典中常有此語,如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叁(大叁·六四一中):“爾時,菩薩以慈悲力,(中略)即便入定思惟真谛,(中略)而自念言:“一切衆生,無救濟者,輪回五道,不知出津,皆悉虛僞,無有真實,而于其中,橫生苦樂。”作是思惟,至初夜盡。”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五大乘品(大二六·一○四中):“初夜、後夜隨時覺悟,觀緣取相,樂住空舍,貴于持戒。”皆爲其例。又藥石(晚飯)後之坐禅,稱爲初夜坐禅,又作黃昏坐禅、夜坐。[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八、往生禮贊偈]
(雜語)晝夜六時之一。又,初夜之勤行,單曰初夜。見六時條。
瑜伽二十四卷一頁雲: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 - 朱芾煌
夜間的前叁分之一時段,另作「前夜」。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