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似有非有之事物。猶如眼翳之人,望真月時,幻見二月,即以爲天上有二個月。與“空中花”等爲同類用語。于佛教教理中,諸法皆無實體,而迷執之衆生每每妄認地、水等四大爲“自身相”,複以相續相、執取相等六粗之相爲“自心相”,如是則猶如眼翳之人誤認有空中花、第二月等。楞嚴經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圓覺經、新譯仁王經卷中]
(譬喻)翳眼之人見第二月,以譬物之似有非有。圓覺經曰:“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粗緣影爲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新譯仁王經中曰:“不定相待,有無異一,如第二月。”楞嚴經二曰:“此見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