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s/ravan!a。受持經典之十種法行之一。即從心中明白地聽聞佛法。[長阿含經卷二、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七付囑品、顯揚聖教論卷二]
謂一心聽取,思維義理。真實不虛謂之“谛”,佛教有“真谛”、“俗谛”、“空谛”、“假谛”、“二谛”、“四谛”諸說。佛菩薩說法時,常對聽衆說:“谛聽谛聽,善思維之。”如《楞嚴經》卷二:“汝應谛聽,今當示汝。”俗語中用此詞,謂仔細聆聽。如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詩:“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谛聽殊未足。”又如曹禺《日出》第一幕:“這大客廳裏聽見陳奶媽邁步進來,放聲說話,思懿連忙谛聽。”小說《西遊記》第五八回中,提到地藏菩薩有個神獸,名喚“谛聽”。谛聽“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羸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鑒善惡、察聽賢愚”。(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瑜伽八十叁卷十叁頁雲:谛聽者:謂于如是相法,勸令審聽。 - 朱芾煌
仔細聽!注意聽!「谛」讀作「地」,名詞爲「真理」,副詞爲「仔細地」。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