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二無我?二無我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法門名義集、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二無我”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無我”的解釋

即人無我與法無我。又稱人空、法空,或我法二空。(一)人無我,了知人身乃五蘊假和合,實無自主自在之我體。是爲小乘之觀道,以斷煩惱障而得涅槃。(二)  法無我,了知諸法因緣所生,實無自性實體。乃大乘菩薩之觀道,以斷所知障而得菩薩。徹知此理之智慧,稱爲二無我智。楞伽經卷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無我”的解釋

  (名數)一、人無我,自主自在之我爲我。凡夫不了五蘊假合和之義,固執實有自主自在之人體,曰人我,今了五蘊假和合之義,達實無人體,曰人無我,是爲小乘之觀道,以斷煩惱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無我,固執諸法有實體,有實用,曰法我,今了諸法因緣生之義,達實無自性,曰法無我,是爲大乘菩薩之觀道,以斷所知障,而得菩薩者也。小乘唯悟人無我,菩薩則二無我皆悟。楞伽經一曰:“大慧菩薩摩诃薩善觀二種無我相,雲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無我”的解釋

  [出楞伽經]  無即空也。人法之中。本無有我。但凡夫不了。于無我中。計我極盛。所謂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臥語言。不離于我。乃至我能布施持戒等。因此顛倒。備起一切煩惱生死行業。聲聞之人。修四真谛。即了人法本空。我亦無有。故名二無我。(四真谛者。即苦集滅道也。)一人無我謂由攬五陰實法而成假名之人。凡夫不了。複于假名之中。妄執爲我。若了五陰之法本空。假名之人。豈得定有。假名既不定有。則所執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經雲。何處有人及以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二無我”的解釋

  人無我和法無我。人無我是了解五蘊假和合之義,知道人無常一的我體可得;法無我是了解諸法因緣生之義,知道諸法皆無實在的體用。 - 陳義孝編

【法門名義集】對“什麼是二無我”的解釋

一者人無我。二者法無我。人無我亦名衆生空。亦名人空。始從衆生空乃至佛空。是名人空。以龜毛破。法無我亦名法空。衆生五陰空。乃至佛五陰空。是法空。五陰是成衆生之法。五陰體空。是名法空。已上兔角破 - 唐·李師政 撰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對“什麼是二無我”的解釋

即人無我與法無我。百法明門論曰:“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補特伽羅,意譯爲人、衆生、數取趣。補特伽羅無我即是人無我。人何以無我,人是四大和合而有,此中無真實之我。法無我者,即固執諸法爲實有,這叫做“法我”。而諸法都是仗因托緣的有爲法,並無其實體自性,此稱“法無我”。這是大乘菩薩的觀道,以斷惑障。《楞伽經》卷一曰:“大乘菩薩摩诃薩,善觀二種無我相,雲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法無我。” - 于淩波居士著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二無我”的解釋

人無我與法無我。

  人無我是了解五蘊假和合之義,知道人無常的我體可得。

  法無常是了解諸法因緣生之義,知道諸法皆無實在的體用。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二無我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