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煩惱?煩惱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俗語佛源、法相辭典、佛學次第統編、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煩惱”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煩惱”的解釋

  梵語kles/a,巴利語kilesa。音譯吉隸舍。又作惑。使有情之身心發生惱、亂、煩、惑、汙等精神作用之總稱。人類于意識或無意識間,爲達到我欲、我執之目的,常沈淪于苦樂之境域,而招致煩惱之束縛。在各種心的作用中,覺悟爲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礙實現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稱爲煩惱。佛陀欲使衆生了解煩惱所致之恐怖情形,遂以各種立場表示之。自其作用而言,有隨眠(梵anus/aya  )、纏(梵paryavastha^na  )、蓋(梵nivaran!a  )、結(梵sam!yojana  )、縛(梵bandhana  )、漏(梵a^srava  )、取(梵upa^da^na  )、系(梵grantha  )、使、垢、暴流、轭、塵垢、客塵等各種名稱。其用法有廣狹二義,若加以分類,則極爲複雜。一般以貪、嗔、癡叁惑爲一切煩惱之根源。

  俱舍與唯識學于闡發心的作用之理論,最具組織性。通常將煩惱分爲根本煩惱(本惑、根本惑)、枝末煩惱(隨惑、隨煩惱)二種。根本煩惱又分爲貪、嗔、癡(無明)、慢、疑、見(惡見)等六煩惱(隨眠);其中,見又可分爲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合稱爲十煩惱(十使)。見有推察探求之性質,其作用猛利,自古稱爲五利使,其他稱爲五鈍使。唯識學中,與第七識相應而起之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稱爲四根本煩惱。枝末煩惱系伴隨根本煩惱而起之從屬者,在俱舍中有放逸、懈怠等十九種;唯識中除去二種,另加上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共二十種。俱舍論以妨礙覺悟之煩惱,稱爲煩惱障;雖能離棄煩惱障,然未能得到無余涅槃之障礙,稱爲解脫障。唯識論則以我執爲根本者,稱爲煩惱障;妨礙正智之産生者,稱爲所知障。迷惑于佛教普遍之真理者,稱爲迷理惑;迷惑于具體個別事象的人類情意者,稱爲迷事惑。若以修行階段之差異而區別,迷惑于佛教之真理者,稱爲見惑;迷惑于現象上之事物者,稱爲修惑。前者在見道位滅除者共有八十八使;後者在修道位滅除的貪、嗔、癡、慢等,共有八十一種,此系俱舍所說,唯識則謂一一二使與十六種。

  其他另有見煩惱、愛煩惱(有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等叁煩惱)之說。天臺宗亦有見思(見惑、思惑)、塵沙(妨礙化導)、無明等叁惑之說。此外,尚有叁漏、叁結、四暴流、四取、五蓋、五結、六垢、七流、九結、十纏等各種分類,或稱爲百八煩惱,或因計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種異說,例如八萬四千煩惱。[入阿毗達磨論卷上、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叁、卷四十六、卷六十、俱舍論卷二十、卷二十一、佛性論卷叁、成唯識論卷六]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煩惱”的解釋

  (術語)梵語吉隸舍Kleśa,貪欲嗔恚愚癡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爲煩惱。智度論七曰:“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爲煩惱。”同二十七曰:“煩惱名,略說則叁毒,廣說則叁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注維摩經二曰:“肇曰:七使九結惱亂衆生,故名爲煩惱。”止觀八曰:“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又與心作煩,令心得惱,即是見思利鈍。”大乘義章五曰:“勞亂之義,名曰煩惱。”唯識述記一本曰:“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故名煩惱。”梵語雜名曰:“煩惱,吉隸舍。”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煩惱”的解釋

  煩是擾義,惱是亂義,能擾亂衆生身心,令使心煩意亂的見思惑,叫做煩惱。 - 陳義孝編

【俗語佛源】對“什麼是煩惱”的解釋

  梵語Klesa的意譯。據《大智度論》卷七解釋:“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爲煩惱。”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解釋:“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衆生),故名煩惱。”經上關于“煩惱”的分類、解說很多,如根本煩惱、隨煩惱、分別煩惱、俱生煩惱等。最主要的煩惱,即貪、嗔、癡“叁毒”。南朝梁·寶志《大乘贊》認爲:“但無一切希求,煩惱自然消落。”後因以泛指憂愁苦悶,心緒不甯。如《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我恁地一個人,許多房奁,卻嫁一個白須老兒,好不生煩惱!”又如聞一多《紅燭·時間底教訓》詩:“昨日的煩惱去了,今日底還沒來呢!”(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煩惱”的解釋

如瑜伽五十五卷七頁至十頁廣說。 - 朱芾煌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煩惱”的解釋

  煩惱梵語吉隸舍,貪欲嗔恚愚癡等諸惑,煩心惱身,謂爲煩惱。煩以喧煩爲義,惱以逼亂爲義。謂喧煩之法,逼亂行者心神,致使真明不得開發,故名煩惱也。教中總說分說,異名異數,科目甚多。名則諸結使蓋,數則自二乃至八萬四千,同是煩惱潤生之力,體無殊別,但教門善巧,乃約增減之數而製立之耳。 - 明·楊卓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煩惱”的解釋

煩是擾意,惱是亂義,能擾亂衆生身心,令使心煩意亂的見思惑,叫做煩惱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煩惱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