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之印契。
(二)雕小形之佛像,而印于紙上,稱爲佛印。一般印一寺之本尊于紙片上,分贈參拜者,或印于祈禱文及納經帳上。又古寫之佛名經,于佛名下均加佛印。[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法苑珠林卷叁十九]
(叁)(1032~1098)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欽仰其道風,贈號“佛印禅師”。(參閱“了元”163)
(術語)印者決定不變之義,諸法實相爲諸佛之大道,決定不變,故名佛印。止觀二曰:“有解此者成大道,是名佛印。”同輔行曰:“既是實相故名佛印。”又佛心印之略,[囗@又]佛之印相也,凡佛界相好無異,面貌齊同。故但以兩手之印相差別之,爲法,然密教中之印相極其精細不可以一概論之。[囗@又](人名)佛印禅師,名了元,字覺老,嗣于開先善暹,住雲居四十余年,德洽缁素。翰林蘇轼谪黃州,師住廬山,相與酬作章句。哲宗元符元年寂,壽六十七。見續傳燈錄。
1.諸佛的印契,諸法實相就是諸佛決定不變的印契。2.佛心印的簡稱。3.指宋金山寺僧,名了元,有辯才,蘇東坡常向他請教。 - 陳義孝編
諸佛的印契。諸法實相就是諸佛決定不變的印契。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