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感應?感應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俗語佛源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感應”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感應”的解釋

又作應感。衆生有善根感動之機緣,佛應之而來,稱爲感應。感,屬于衆生;應,屬于佛。大明叁藏法數卷叁十七:“感即衆生,應即佛也,謂衆生能以圓機感佛,佛即以妙應應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現衆水。”正法華經卷一(大九·六七上):“無數佛界,廣說經法,世尊所爲,感應如此。”大日經疏卷一(大叁九·五八五下):“妙感妙應,皆不出阿字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感應”的解釋

  (術語)衆生有善根感動之機緣,佛應之而來,謂之感應。感屬于衆生,應屬于佛。玄義六上曰:“經中機語緣語,並是感之異目,悉語衆生。(中略)應是赴義。”叁藏法數叁十七曰:“感即衆生,應即佛也。謂衆生能以圓機感佛,佛即以妙應應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現衆水。”正法華經一曰:“無數世界,廣說經法,世尊所爲感應如是。”大日經疏一曰:“妙感妙應,不出阿字門。”金光明文句六曰:“淨土叁昧經雲:衆生亦度佛,若無機感,佛不出世,亦不能得成叁菩提。”同記曰:“今從圓說始究經意,良以自他性本不二,方有能感及有能資。”因是臺宗立四機四應。詳見感應妙條。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感應”的解釋

  感是感召,應是應現,謂我對佛菩薩有什麼要求,如果心意至誠,便可以感召佛菩薩來應現,以滿我之所願。 - 陳義孝編

【俗語佛源】對“什麼是感應”的解釋

  語出《法華經》卷一:“無數世界,廣說經法。世尊所爲,感應如是。”又《大日經疏》卷一:“妙感妙應,不出阿字門。”指衆生由虔誠祈念佛菩薩而得到佛菩薩的護念加持。俗語中泛指神明對人事的反響。如明·沈鯨《雙珠記·僧榻傳音》:“惡有惡報,感應之常。”亦謂受影響而引起反應。如魯迅《且介亭雜文》序言:“作者的任務,是在對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是感應的神經,是攻守的手足。”(文賢)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感應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