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觀無量壽佛經疏?觀無量壽佛經疏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中國百科全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觀無量壽佛經疏”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觀無量壽佛經疏”的解釋

  (一)全一卷。隋代天臺智顗述。又稱觀經疏、觀無量壽經疏、觀經天臺疏、天臺觀經疏。收于大正藏第叁十七冊。爲觀無量壽佛經之注釋書。內容初立五重玄義,以闡釋經名。次判觀無量壽佛經系以心觀爲宗旨,以實相爲體,以生善滅惡爲用,爲菩薩藏之頓教所攝。複次隨文作釋,且以十六觀悉爲定善。

  自宋代四明知禮就本書而著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以舉揚其旨趣以來,本書成爲天臺五小部之一,亦被視作天臺教學之要書。然據近代學者從內容上考定,疑其爲後人之僞作,指出書中所列五重玄義之文,引載自智顗之金光明經疏卷一;而于隨文解釋中,又摘錄淨影慧遠之觀無量壽經義疏所說,故推斷爲僞作。

  本書之注釋書有:觀無量壽佛經記一卷,唐代法聰述;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一卷,宋代知禮述。[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佛祖統紀卷二十五]

  (二)凡四卷。又稱觀無量壽經疏。乃唐代善導就觀無量壽佛經所作之注釋書。(參閱“觀無量壽經疏”6968)

【中國百科全書】對“什麼是觀無量壽佛經疏”的解釋

  Guanwuliangshoufuojingshu

  佛教經典《觀無量壽經》的注釋書。亦稱《觀經疏》、《證誠疏》或《四帖疏》。唐善導集記。4卷。此書由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四部分組成。稱“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皆可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極樂淨土。把稱名念佛作爲“正業”,而把讀經、禮拜、贊歎、觀察作爲“助業”,認爲“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死後均可往生淨土。其特點是:①辨《觀無量壽經》的宗體不同。以觀佛叁昧二義爲宗,一心回向發願往生淨土爲體;②顯示往生的門路不同。即經中所說定、散二門,本書以十六觀的前第十叁觀爲定善,後叁觀爲散善,定善是韋提希啓請,散善是佛陀自說;③淨土的果體不同。衆生所生的淨土和所見的彌陀佛身,本書認爲是報身報土,並主張凡夫身可以帶業往生;④指出須要發叁種心。即若有衆生願生淨土者,發叁種心即得往生;一爲至誠心即真實心,二爲深心即深信心,叁爲回向發願心;⑤指出念佛的因緣有親緣、近緣、增上緣叁種;⑥說明二類淨業。一類是依據淨土叁經一論所說,爲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贊歎五行。其中稱名行,即念佛名號,念念不舍而入正定(心系一境),名爲正業;其余讀誦、觀察等四行作爲回向,名爲助業。這兩種業稱正行。此外種種散善又成一類,稱雜行。

  此書傳入日本後,注疏甚多。著名的有淨土宗良忠的《觀經四帖疏傳道記》15卷,證空《觀經四帖疏他筆鈔》10卷,智圓《觀經四帖疏私聚鈔》16卷,顯意《觀經四帖疏楷定記》36卷、《觀經四帖疏疑端》4卷,南楚《觀經四帖疏重笠鈔》12卷,圓慈《觀經四帖疏西山康永鈔》3卷,了音《觀經四帖疏六角鈔》8卷,立信《觀經四帖疏深草鈔》10卷,貞凖《觀經四帖疏新記》16卷等;淨土真宗的義教《觀經四帖疏講錄》14卷,慧然《觀經四帖疏顯彰記》11卷,嚴藏《觀經四帖疏證定訣》10卷,自牽《觀經四帖疏證定鈔》26卷,僧朗《觀經四帖疏記》10卷,普行《觀經四帖疏私記》7卷,了空《觀經四帖疏郢匠記》16卷,僧睿《觀經四帖疏義疏》4卷,月筌《觀經四帖疏會解》22卷,深勵《觀經四帖疏講義》20卷等。(高振農)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觀無量壽佛經疏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