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宗所立四種心法(心識之作用)之第二種。又作能取分。即指諸識之能緣作用,爲認識事物之主體;亦即能照知所緣對境(即相分,爲認識之對象)之主體作用。“見”即見照、心性明了之義,謂能照燭一切諸法及解了諸法義理,如鏡中之明,能照萬象。見分有五義:(一)證見名見,即根本智見分。(二)照燭名見,此通于根、心(即眼、耳等六根、六識),以根、心俱有照燭義之故。(叁)能緣名見,此通于內叁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能緣自證分),以內叁分俱皆能緣之故。(四)念解名見,以念解所诠義理之故。(五)推度名見,以能量之心推度一切境界之故。[佛地經論卷叁、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叁本](參閱“四分”1663)
(術語)八識四分之一。見四分條。
成唯識論二卷十六頁雲:似能緣相,說名見分。 - 朱芾煌
唯識宗所立識體四分之一。見分即指諸識的能緣作用,爲認識事物的主體;亦即能照知所緣對境(即相分,爲認識的對象)之主體作用。“見”即見照、心性明了之義,謂能照燭一切諸法及解了諸法義理,如鏡中之明,能照萬象。換個方式說見分即心識的緣慮作用,亦即主觀的認識主體。心識生起,自其自體變現相、見二分,相分是色法,概括世間的一切物質現象;見分是心法,有緣慮作用,是認識的主體。不過此見分與相分,都是識體之所變現,攝物歸心,所以成其唯識。參閱“四分”條。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