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梵語kas!a^ya,原有濁、染之義。又稱迦沙。草木中有收斂性之味,難以爲食者,多煎之以爲液態收斂劑,即謂之袈裟味。與酸、甜、苦、澀、堿等並稱六種雜味。另據大日經疏卷六載,袈裟味者,即是染作袈裟色。[四分律卷十六、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一之一]
(飲食)五正色之雜色曰袈裟色,六味之雜味雲袈裟味。大疏六曰:“如雲袈裟味者,即是染作袈裟色也。”行事鈔下一之一曰:“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同資持記曰:“袈裟味者,此示非正食名。”戒疏下一之一曰:“如六味中有袈裟味,可是食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關於菩提下聯系我們赞助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