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煩惱習氣。結,煩惱;習,習氣。據維摩诘所說經卷中載,天女于維摩诘之室,以天花散諸菩薩,花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而不墮。以結習未盡,故花著身;若結習已盡,則花不著身。後秦僧肇之注維摩诘經卷六(大叁八,叁八七下):“有二種習:一結習,二佛法中愛習。得生法忍時,結習都盡,而未斷佛法愛習。”
積久而難改的習慣,稱爲“積習”,多含貶義。例如:他抽煙幾十年,真是積習難改了。“結習”源于佛經,意爲煩惱和習氣。“結”有系縛的意思,謂衆生被煩惱所系縛,不能離開生死的“苦海”。“習”,指習氣,也就是煩惱(結)的余習。一般地說,“結”的程度較重,“習”的程度較輕。然而,“習”比“結”更難以清除。比如說,馬桶中的糞便較易清除,而桶中的臭氣卻難以除去。《維摩诘經·觀衆生品》載:維摩诘丈室中有天女散花。天花飛到菩薩們的身上,紛紛墜地;然而碰到大弟子們的身上,卻粘附不去。天女指出,“結習未盡,華(花)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菩薩們沒有“結習”,故沒有“執著”,因此“華不著也”。又如南朝梁·沈約《內典序》:“結習紛論,一隨理悟”。(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