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迷譬如海,覺猶如岸,破迷而開悟,即稱爲登覺岸。即一般所謂之涅槃、彼岸。
(二)(1286~?)元代僧。烏程(浙江吳興)人,俗姓吳。號寶洲。居烏程寶相寺,學通內外古今,深究佛祖禅旨,至正年中(1341~1367),撰釋氏稽古略四卷,采編年體,載佛祖及諸高僧之事迹;自佛世以降,凡名師大德之行業出處,以及塔廟之興廢,僧侶之衆寡,無不具載。[續釋氏稽古略卷一、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五]
(譬喻)比迷于海,譬覺于岸。佛也者,到于悟岸者也。玄贊一曰:“庶令畢離苦津,終登覺岸。”[囗@又](人名)元吳興沙門覺岸,號寶洲考釋氏之事實,著釋氏稽古略四卷。有至正十四年李桓之序。見續稽古略一。
覺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 - 陳義孝編
覺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