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自相?自相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什麼是自相”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自相”的解釋

  (一)梵語sva-laks!an!a  或svabha^va。爲“共相”之對稱。又作自性。指自體個別之體相。亦即不與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質者,稱爲自相;此系唯識宗所說。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載,諸法之自體,唯證智可知而不可言喻者,是爲自相;而諸法之體性,爲假智所緣,且可藉語言诠解者,是爲共相。由此可知,自相系現量之所得,非以分別之假智能得知,而必須依證真之智慧方能證知。然若依假智,而對共相加以層層之探討分析,則解析至終極時,亦可辨知諸法之自相。如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本等,即詳細闡述此一例證。

  關于自相與自性之關系,若就二者皆指諸法各自之本體(包含體相與體性)而言,則二者可視爲一。然若細分之,則二者可分爲二,如十八空中,諸法各自之相狀之空,稱爲自相空,而體性之空,則稱爲自性空。[雜阿毗昙心論卷一、佛地經論卷六、大毗婆沙論卷叁十八、卷叁十九、卷四十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參閱“共相”2195、“自性”2524)

  (二)因明用語。于因明中,以自相爲現量(透過感官之直接反映,尚未加入概念之思惟分別活動)之對象。陳那之集量論謂現量即離分別,而將能認識共相之分別知(比量)與無分別之現量截然區別之。萬事萬物皆具有自相與共相二性,例如青色,于其個別事體稱爲自相之青色;又如花之青、果之青、衣之青等之青色乃是通于自他之性,故稱共相。再如火之自相,于現時刻雖具備燃燒之能力;然共相之火則于現實上無燃燒之作用。故知自相所具之能力爲刹那滅,且爲不與他物共通而獨自之相。因此可謂自相系被斥于一切物,亦不隨時空而變化者。此外,于因明論式中,因明家多將宗(命題)之前陳(主詞)稱爲自相或自性,而將宗之後陳(述詞)稱爲差別。[瑜伽師地論卷十五、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六、正理滴論、釋量論、攝真實論、攝真實論蓮華戒釋、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下本]

  (叁)爲第八阿賴耶識所具叁相之一。即指阿賴耶識的自體之相。(參閱“賴耶叁相”6314)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自相”的解釋

  (術語)一切事物,有自共二相。見共相條。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自相”的解釋

  一切事物,皆有自共二相。見共相條。 - 陳義孝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自相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