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依金光明經所修之忏悔法。又作金光明叁昧忏。略稱金光明忏。其儀則,依據國清百錄卷一所載,首先莊嚴道場,安置唱經座,設列幡華,佛座之左爲功德天座,右爲四王天座,諸座各燒香散華。行者日日洗浴,身著新淨衣,手執香爐,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一切叁寶;其次叁請諸佛、菩薩、聖僧、諸天、諸神,一心虔述建忏之意,叁唱寶華琉璃世尊、金光明經、功德天,自歸後方,共坐食,儀成。此系午前之法,其他則唯專唱誦金光明,凡七日七夜。
宋代遵式曾依據金光明最勝王經,撰述金光明忏法補助儀,設立十科,詳明其軌式如下:嚴淨道場方法、清淨叁業方法、香華供養方法、召請咒方法、贊歎述意方法、稱叁寶及散灑方法、禮敬叁寶方法、修行五悔方法、旋繞自歸方法、唱誦金光明典方法等。此外,宋代知禮亦撰有金光明最勝忏儀,以說明其行儀。[佛祖統紀卷八、卷十、佛祖曆代通載卷二十七、大明高僧傳卷二、續釋氏稽古略卷一]
(修法)或單名金光明忏。指金光明經所說之忏悔法,又指記其法文而言。
(修法)天臺大師依金光明經而創之,宋遵式完成之,撰金光明忏法補助儀一卷,常爲國家修之,亦名吉祥忏法。
又名吉祥忏法,天臺大師依金光明經而創之,宋遵式完成之,撰金光明忏法補助儀一卷。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