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九方便?九方便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九方便”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九方便”的解釋

  乃密教修胎藏界法時所誦之九種偈頌。大日經卷七載,滅迷之方式(方便)有九種,稱爲九方便。即:(一)作禮方便,禮敬佛、法、僧叁寶。(二)出罪方便,忏悔罪障。(叁)歸依方便,信仰佛、法、僧叁寶。(四)施身方便,獻身如來教,依法修行。  (五)發菩提心方便,發願達成佛教之真實目的。(六)隨喜方便,隨喜他人之善行爲。(七)勸請方便,祈請如來弘教。(八)奉請法身方便,希求如來使自身體得真理。(九)回向方便,以上之功德普皆回向一切衆生,願自他同證菩提。九,表示因位之九識、胎藏界之九尊;此系對金剛界法之五悔而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九方便”的解釋

  (名數)九種之方便也。原出于大日經第七增益守護清淨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誦九種之頌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種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實,或所修之法前後方便,故稱爲九方便一作禮方便,二出罪方便,叁歸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發菩提心方便,六隨喜方便,七勸請方便,八奉請法身方便,九回向方便是也。作禮方便者,先歸命于十方之叁寶,恭敬禮拜之意。其頌有八句曰:“歸命十方正等覺,叁世一切具叁身,歸命一切大乘法,歸命不退菩提衆,歸命諸明真實言,歸命一切諸密印,以身口意清淨業,殷勤無量恭敬禮。”出罪方便者,欲修萬善,不滅罪業,則善業難生,故忏悔衆罪。其頌有十句曰:“我由無明所積集,身口意業造衆罪,貪欲恚癡覆心故,于佛正法賢聖僧,父母二師善知識,以及無量諸生所,無始生死流轉中,具造極重無盡罪,親對十方現在佛,悉皆忏悔不複作。”歸命方便者,歸依叁寶之意。其頌有四句曰:“南無十方叁世佛,叁種常身正法藏,勝願菩提大心衆,我今皆悉正歸依。”施身方便者,以叁業爲己有,恐煩惱因惡業得便,故獻身于如來,如教而行。其頌有四句曰:“我淨此身離諸垢,及與叁世身口意,過于大海刹塵數,奉獻一切諸如來。”發菩提心方便者,既以身獻佛,則必應有上求菩提下化衆生之所作,故應發菩提心。其頌有六句曰:“淨菩提心勝願寶,我今起發濟群生,生苦等集所纏繞,及與無知所害身,故攝歸依令解脫,常當利益諸含識。”隨喜方便者,菩薩乃至衆生微少之善根,皆可隨意之意。其頌有六句曰:“十方無量世界中,諸正遍知大海衆,種種善巧方便力,及諸佛子爲衆生,諸有所修福業等,我今一切盡隨喜。”勸請方便者,衆生之修善,即因佛之說法,故勸諸佛而請法雨。其頌有四句曰:“我今勸請諸如來,菩提大心救世者,唯願普于十方界,恒以大雲降法雨。”奉請法身方便者,佛之說法,在于利益。利益種類雖多,而以轉在纏之苦身使證悟淨妙法身爲最。故奉請法身。其頌有四句曰:“願令凡夫所住處,速舍衆苦所集身,當得至于無垢處,安住清淨法界身。”回向方便者,願以上八善根,並十方叁世之諸善萬行,悉回向于法界,自他皆證得菩提也。其頌有四句曰:“所修一切衆善業,利益一切衆生故,我今盡皆正回向,除生死苦至菩提。”印契真言,今從略。又要略念誦經九種方便:一虔誠禮拜,二忏悔法,叁歸依法,四分身供養,五發勝菩提心,六隨喜功德,七勸請德雲,八請佛住世,九回向菩薩。其意亦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九方便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