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開導依?開導依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開導依”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開導依”的解釋

爲心、心所産生作用時,所須依靠的叁種緣之一。系法相宗討論有關心與心所彼此間依存的關系時所立之名相。又稱開避法、開導根、等無間緣依(梵samanantara  -pratyaya  )、等無間依。心,又作心王,即精神作用之主體,如眼識、耳識乃至阿賴耶識等八識即是心王;心所,即附屬于心王並與之相應而起的心理活動或精神現象,如作意、受、想乃至忿、恨、嫉、悭等六類五十一種精神作用皆屬心所。

  吾人之心識作用,念念相續,無有間隔,前一念滅謝時,後一念隨即生起,且于此前後念生滅之間具有密切的互倚關系,即前一念之心王成爲後一念之心王、心所生起時所須依靠之條件因緣。是知前一念之心王于滅謝之同時,既避開其現行位,複引導後念之心王、心所,故稱開導依。又以前念具有資助、生長後念心王、心所之功能,故有開導根之稱。複以前後念生滅之際,曆然相望,緊密相接,而無有間斷,故稱等無間緣依。

  前念之心王開導、引生後念之心王、心所,其間有關同異類之引生關系,自印度之時即有難陀、安慧、護法等論師各持不同之見解。所謂同異類之引生關系,即于八識心王中,某一識之心王能否引生與之同類或異類之心王。(一)難陀認爲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必由第六意識所引生,而第六識自身既能前後相續,複能引生前五識,故第六識乃六識中之開導依;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僅能自類相續,而無法引生其他諸識。(二)安慧之主張,謂第六識以自類及第七、第八兩識爲開導依,第七識以自類及第六識爲開導依,第八識以自類及第六、第七兩識爲開導依。以上二師之見解雖有出入,然皆同意異類之心王可以互爲開導依。(叁)護法則持相反看法,謂八識之心王限于各自不同之類,異類之心王無法互爲開導依,唯有相同之心王能生滅相續無間。[成唯識論卷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本、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開導依”的解釋

  (術語)謂前生之心王開路引導後生之心王心所也。唯識論叁曰:“開導依者,謂有緣法爲主,能作等無間緣。此于後生心心所法,開路引導名開導依。此但屬心,非心所等。”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開導依”的解釋

如成唯識論四卷十叁頁至十六頁廣說。今取護法義雲:開導依者:謂有緣法、爲主、能作等無間緣,此于後生心心所法,開避引導;名開導依。此但屬心;非心所等。若此與彼無俱起義;說此于彼有開導力。一身八識,既容俱起;如何異類爲開導依。若許爲依;應不俱起。便同異部心不幷生。又一身中、諸識俱起,多少不定。若容互作等無間緣;色等應爾。便違聖說等無間緣唯心心所。然攝大乘說色亦容有等無間緣者;是縱奪言。謂假縱小乘色心前後有等無間緣。奪因緣故。不爾;等言、應成無用。若謂等言非遮多少,但表同類;便違汝執異類識作等無間緣。是故八識各唯自類爲開導依,深契教理。自類必無俱起義故。心所此依、應隨識說。雖心心所、異類幷生;而互相應,和合似一,定俱生滅,事業必同;一開導時,余亦開導。故展轉作等無間緣。諸識不然。不應爲例。然諸心所、非開導依。于所引生,無主義故。若心心所等無間緣各唯自類;第七八識初轉依時,相應信等、此緣便阙。則違聖說諸心心所皆四緣生。無心睡眠悶絕等位、意識雖斷;而後起時,彼開導依,卽前自類。間斷五識,應知亦然。無自類心,于中爲隔,名無間故。彼先滅時,已于今識爲開導故。何煩異類爲開導依?然聖教中,說前六識互相引起。或第七八、依六七生。皆依殊勝增上緣說。非等無間。故不相違。瑜伽論說: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說此爲彼等無間緣。又此六識爲彼六識等無間緣;卽施設此名意根者;言總意別,亦不相違。故自類依,深契教理。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開導依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