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亂脫。錯亂離脫之意。即爲防止慢心者恃智妄解,自損損他,乃故意變亂經典文句,使義理不相聯貫,令彼自以智力未能達解,舍高慢之心,依明師授受而解文意。此乃避免破法因緣之善巧方便。密教大日經及大日經疏多有爛脫,疏之爛脫有各種相傳,若欲示之,有一定記號。[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八]
(雜語)一行之大日經疏,文句前後,義理不連續,是名爛脫。此不依師,則難讀,藉免破法因緣之善巧方便也。大日經疏十八曰:“前說真言品即令說之。何故不說,至此方說耶?爲迷彼尋經文人也。佛具大悲,何不顯說而迷惑衆生耶?答曰:非有吝也。但謂世間有諸論師,自以利根分別者,智力說諸法相,通達文字。以慢心故,不依于師,辄爾尋經即欲自行。然此法微妙,若不依于明導師,終不能成。又恐妄行自損損他,若隱互其文,令彼自以智力不得達解,即舍高慢而依于師。以此因緣不生破法因緣,故須如此也。”有大疏爛脫聞書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