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那先比丘經?那先比丘經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那先比丘經”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那先比丘經”的解釋

  巴利名Milindapan~ha^  (譯作彌蘭陀王問經)。凡二卷(或叁卷)。略稱那先經。約譯于東晉(317~420)年間,譯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叁十二冊。那先系那伽犀那、那伽斯那(梵Na^gasena  )之略稱,意譯爲龍軍、象軍。本書系記錄印度佛教僧侶那先與當時(西元前二世紀後半葉)支配西北印度之希臘人大夏國王彌蘭多羅斯(Menandros,梵Milinda  ,巴同,即彌蘭陀)論難,而使之歸依佛教之經過。

  本經內容著重于闡明緣起、無我、業報、輪回等佛教基本教義,分序文、本文、結文叁段。序文首先敘述那先比丘之前生,再敘彌蘭陀王之本生,以及那先出生乃至得道之因緣;複述及彌蘭陀王之性格,及其訪問那先,以至迎請那先入宮會見論難等情形。其次,本文爲本經之重心,敘述那先與彌蘭陀王就佛教教理及有關事項所作之問答。最後結文以問答至夜半,王行布施,恭送那先,並表出家意願,那先感激與王一日之辯論爲結。

  本經之教理內容僅涉及小乘,未言及大乘,文體流利簡潔,計敘述泥洹道、複生、善事等五十條佛教教義,在佛教文學史上居重要地位。又本經有二卷本、叁卷本兩種。各種藏經中,高麗藏收二卷本,宋、元、明叁藏則收叁卷本,其字句相異處頗多。縮刷大藏經及大正藏則俱收此二本。

  巴利本“彌蘭陀王問經”未編入南傳叁藏之中,爲叁藏外重要之巴利語經典,並有數種寫本。依據英國學者大衛斯(Rhys  Davids)之英譯本(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S.B.E.  35.  36;  1890~1894),巴利本分爲世俗故事(ba^hira-kath)、法相質疑(lakkhan!a-pan~ha)、斷惑質疑(vimaticchedana-pan~ha)、矛盾質疑(men!d!aka-pan~ha)、推論質疑(anuma^na-pan~ha)、頭陀行(dhutan%ga)、譬喻說質疑(opammakatha^-pan~ha)等七篇,共計二十二章、二叁六條問答;其中前叁篇相當于漢譯,可視爲本經之原型,第四篇以下或爲後世所附加者。在結構方面,巴利本與漢譯本相同。大體言之,漢巴兩本在本文與結文部分,並無分別;但在序文,除終了部分相同外,其余大部分皆不同。

  關于本經之撰集,依據大衛斯夫人之說,本經(即前叁篇)系彌蘭陀王之繼承者戴奧尼西歐斯(Dionysios)在位之時,由摩那瓦(巴Ma^n!ava  )婆羅門以梵語筆錄而成者,其後譯爲巴利語,複由巴利語譯爲錫蘭語,乃至有錫蘭語本之開版。巴利本亦有英、日、法、德、意等國之譯本。[出叁藏記集卷四、法經錄卷叁、曆代叁寶紀卷七、開元釋教錄卷叁、M.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Bd.  II;  V.A.Smith:  Early  History  of  Indi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那先比丘經”的解釋

  (經名)二卷,失譯。記那先比丘之生緣及與國王彌蘭陀之問答。巴Milinda-pa&ndotabv;ha。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那先比丘經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