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尼陀那?尼陀那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翻譯名義集、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尼陀那”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尼陀那”的解釋

  梵語nida^na,巴利語同。意譯爲因緣、緣起。因由、起源之義。乃十二部經之一。即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製定戒律之由來緣起者。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謂尼陀那有叁義,即:(一)應請說教,(二)因犯製戒,(叁)因事說法。

  大智度論卷叁十叁(大二五·叁○七中):“尼陀那者,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爲說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雜阿含經卷八、大毗婆沙論卷一二六、成實論卷一“十二部經品”、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慧苑音義卷上]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尼陀那”的解釋

  (術語)Nid&amacron;na,譯曰因緣,緣起。十二分經之一。說佛之說法緣起由序者。諸經多有通別二序,所謂別序者,尼陀那也。智度論叁十二曰:“尼陀那者,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有人問:故說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慧苑音義上曰:“尼陀那,此雲因緣。然有叁類:一說請而語,二因犯製戒,叁因事說法也。”開宗記一本曰:“尼陀那,此雲緣起,或雲因緣。”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尼陀那”的解釋

  此雲因緣。什曰:力強爲因,力弱爲緣。肇曰:前緣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生曰:因謂先無其事,而從彼生也;緣謂素有其分,而從彼起也。故因親而緣疏,緣覺根利,通觀叁世有因有緣,是名因緣。初觀過去,無明緣行。言無明者,不了法界,邪見妄執,常在闇冥,故曰無明。因煩惱惑,起于叁業,造作諸法,故名爲行。由茲惑業,感現五果,識緣名色,六入觸受,所謂從行生心。投入母腹,流愛爲種,納想在胎,分別諸法,此名曰識。識但有名,凝滑屬色,四七漸堅,故號名色。六根開張,名爲六入。從出母胎,至叁四歲,對緣取塵,未別苦樂,名之爲觸。從五六歲,至十二叁,受覺苦樂中庸叁境,既能了別,故名爲受。複從果報,起愛取有叁支惑業,成現在因。從十四五,至十八九,貪種種境,如渴求飲,故名爲愛。十九已後,年既長大,貪欲轉盛,不藉身命,能有所取,故名爲取。愛取體同,勝劣有異,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牽生叁有,故名爲有。由此因故,感于未來二種果報,謂生老死。後陰始起,故名爲生;住世衰變,故名爲老;最後敗壞,故名爲死。是十二法,展轉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曰緣。因緣相續,則往還無際;若了無明,生死自息,是爲緣覺出世之要術也。 - 宋·普潤法雲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尼陀那”的解釋

  此雲因緣。妙玄雲: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爲說是事。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因緣。 - 宋·普潤法雲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尼陀那”的解釋

爲音譯,義譯爲「因緣」,另譯爲「天本經」,經的十二種分類(十二分教)之第十類,成立于部派分化後。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尼陀那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