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用公日辦理私事;請假,即獲得許可而暫時外出辦私事。又作請暇、暫假、暫暇。請假之後歸堂,稱爲參假、參暇。按古規,請假之期限爲十五日,過此則爲起單者(離開者),後則轉起單爲暫暇。敕修百丈清規卷五遊方參請條(大四八·一一四○下):“或有故出入,須守堂儀,半月方可請假。(中略)如迫師長父母疾病喪死者,不在此限。”瑩山清規卷下年中行事謂(大八二·四四七下):“不請暇而起單人,不可,免再參暇,輕法人必不可入衆。”[禅苑清規卷一挂搭條、禅林象器箋叢軌門]
(雜語)又曰暫假。禅林之語。暫請假而外出也。假者假可辦事之月日之義,俗作暇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