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十卷。宋代法護于景德元年至嘉祐叁年之間(1004 ~1058)譯出。又作如來秘密大乘經、秘密大乘經。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冊。全經分爲二十五品,內容闡明菩薩以身密清淨,故法身無相,得以示現一切普處,化益衆生;語密清淨,故隨時可聞一切有情之音聲;心密清淨,可了知一切衆生之心念。又解說如來身密、語密、心密等叁密不思議之所由。其後敘述菩薩六年苦行之超勝以及降魔外道之過程,依所緣觀機而攝受一切衆緣。成佛後入曠野城應供時,諸天鬼神皆發善心來歸依之。佛且應秘密主之請,宣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法。秘密主遂請求于佛入滅後五百年中護持本經。又本經之異譯有大寶積經密迹金剛力士會及西藏譯本,然本經比大寶積經有少許之增廣,兩者若就內容相等部分而言,僅有文飾之差別;又大寶積經無品目之分。
(經名)二十卷,宋法護等譯。大寶積經第叁金剛力士會之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