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叁細六粗?叁細六粗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叁細六粗”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細六粗”的解釋

  語出大乘起信論。根本無明起動真如,現出生滅流轉之妄法(迷之現象),其相狀有叁細與六粗(九相)之別。細者,無心王與心所之分,其相微細難測;粗者,心王與心所相應,其作用之相粗顯。

  叁細即:(一)無明業相,略稱業相。

  指從真起妄的初動之相。即由根本無明起動真如之最初狀態,乃枝末無明中之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區別主客之狀態。(二)能見相,又稱見相。指見初動之相。又稱轉相。依初動業識,轉成能見之相。此系依前述無明業相所起而認識對象之心(主觀)。(叁)境界相,又稱現相、境相。由前轉相,而妄現境界之相。蓋能見相既起,則同時妄現此認識對象(客觀)。

  六粗即:(一)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別染淨,于淨境則愛,于染境則不愛,稱爲智相。(二)相續相,依智相分別,于愛境則生樂,于不愛境則生苦;覺心起念,相應不斷,稱爲相續相。(叁)執取相,依前之相續相,緣念苦樂等境,心起執著,稱爲執取相。(四)  計名字相,依前之執取相,分別假名言說之相,稱爲計名字相。(五)起業相,依前之計名字相,執取生著,造種種業,稱爲起業相。(六)業系苦相,系于善惡諸業,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稱爲業系苦相。

  依此,若由細相進入粗相,即由不相應心之阿賴耶識位進入相應心之六識位,迷之世界乃隨之展開。是故,若欲抵達悟境,須由粗相向細相邁入。凡夫之境界爲粗中之粗(六粗後四相)、菩薩之境界爲粗中之細(六粗前二相)及細中之粗(叁細後二相)、佛之境界則是細中之細(無明業相)。此外,若以叁細六粗配五意,則叁細依序配業識、轉識、現識,智相配智識,相續相配相續識。若以之配六染心,則叁細依序配根本業不相應染、能見心不相應染、不斷相應染,執取相及計名字相配執相應染。若以之配四相,則業相配生相,能見、境界、智、相續等相配住相,執取、計名字等相配異相,起業相配滅相。[釋摩诃衍論卷四、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上之下、起信論疏卷上、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細六粗”的解釋

  (術語)起信論所明。叁細者,根本無明相也。六粗者,枝末無明之相也。見叁細條與六粗條。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叁細六粗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