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叁障?叁障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英漢對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法門名義集、法相辭典、佛學次第統編、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叁障”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梵語tri^n!y  a^varana^ni。叁種障礙。(一)又作叁重障。指障礙聖道及其前加行善根之煩惱障、業障、異熟障。(一)煩惱障(梵kles/a^varan!a  ),本性熾然具足貪、嗔、癡叁煩惱,致難生厭離,難教誨,難開悟,難得免離,難得解脫。此亦即指恒起之煩惱。(二)業障(梵karma^varan!a  ),即五無間業。乃由身口意所造作之不善業。(叁)異熟障(梵vipa^ka^varan!a  ),又作報障、果報障。以煩惱、業爲因,所招感之叁惡趣等果報。[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佛名經卷一、發智論卷十一、成實論卷八、俱舍論卷十七、大智度論卷五、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

  (二)據大乘瑜伽大教王經卷五載,以叁種障礙之故,不得遇瑜伽秘密之叁摩地法。即:(一)我慢重障,我慢貢高,邪見執蔽,致不能下心敬事諸佛菩薩師僧父母,不能學如來正法。(二)嫉妒重障,妒賢嫉能,自是他非,見人修善,反生嫉妒,不能學得如來正法。(叁)貪欲重障,多貪、多欲、懶惰、睡眠、惛沈、掉舉、破戒者,不能學如來正法。上記叁種人不識因果,不敬師長,亦不見良善,不護道業,廣造惡業,故不得遇叁密正法。

  (叁)妨礙禅定之叁種障礙。(一)昏沈闇蔽障,謂昏沈闇睡,則無所別知,障諸禅定,致不得開發。(二)惡念思惟障,謂雖不昏沈,然惡念忽起而破禁戒,致作諸不善事。(叁)境界逼迫障,謂雖無昏沈、惡念等事,而身或猝痛,陷地、火燒、落崖,猛虎奔逐,魔惱並起,諸惡相現而逼惱行人,橫生驚怖,致障諸禅定,不得開發。凡此叁者,均足障礙禅定之修習。[釋禅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四、天臺四教儀集解標指鈔卷下四、大藏法數卷九]

  (四)又作叁粗重、叁煩惱。指修惑、見惑、無明等叁種煩惱障。分別以皮、肉、心叁種爲喻。又作皮膚骨叁障。(一)皮煩惱障,指修惑;修惑系五根對外五塵而起,如皮在外,故以皮爲喻。(二)肉煩惱障,指見惑;見惑系由誤迷理論、觀點而致,屬內心之執著分別,如肉在皮內,故以肉爲喻。(叁)心煩惱障,指無明;根本無明爲一切迷妄之源,此無明之惑由迷真逐妄而起,故以心爲喻。大乘義章卷五本複對同一無明立皮膚骨叁障,謂粗品無明浮淺,爲皮障;中品無明次深,爲膚障;細品無明最深,爲骨障。[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華嚴孔目章卷叁](參閱“叁粗重”616、“叁惑”624)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名數)障正道害善心者有叁:一、煩惱障,貪欲嗔恚愚癡等之惑。二、業障,五逆十惡之業。叁、報障,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見涅槃經十一。[囗@又]一、皮煩惱障,叁界中之思惑也。貪嗔等之惑,對于外之六應而起。如皮之在身外。二、肉煩惱障,叁界中之見惑也。斷見常見等皆屬于內心之分別者。如肉之在皮內。叁、心煩惱障,根本無明也。由此無明惑迷真心而妄起,故名心煩惱障。見孔目章。[囗@又]叁重障也。一、我慢重障,二、嫉妒重障,叁、貪欲重障。見瑜伽大教王經五。

【英漢對照詞典】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Three  Obstacles  ==  叁障

1.the  karmic  obstacle  
2.the  affliction  obstacle  
3.the  retribution  obstacle  
When  the  Three  Obstacles  are  cleared  and  dissolved,  the  Three  Virtues  will  be  perfected.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出涅槃經]  障。蔽也。謂諸衆生被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一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欲嗔恚愚癡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二業障業即業行。謂由貪嗔癡。起身口意。造作五無間重惡之業障蔽正道。是名業障。(五無間業者。一殺父。二殺母。叁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僧也。)叁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因此障蔽正道。是名報障。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出華嚴孔目]  一皮煩惱障即叁界中思惑也。謂貪嗔癡等煩惱。對外六塵而起。如皮在身外。故名皮煩惱障。(叁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思惑者。于一切法起貪愛心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二肉煩惱障即叁界中見惑也。謂斷常有無等見。皆屬內心分別。如肉在皮內。故名肉煩惱障。叁心煩惱障即根本無明惑也。謂此無明之惑。由迷真心。逐妄而起。故名心煩惱障。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如貪欲嗔恚愚癡等之惑是;業障,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報障,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是。衆生因有此叁障,所以不能開悟佛道。 - 陳義孝編

【法門名義集】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煩惱障。業障。報障 - 唐·李師政 撰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瑜伽二十五卷十一頁雲:謂于此中,略有叁障。一、加行障。二、遠離障。叁、寂靜障。如彼卷十一頁至十四頁廣釋。
  二解  瑜伽二十九卷十五頁雲:何等爲叁?一者、業障。二、煩惱障,叁、異熟障。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余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就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煩惱障者。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由此煩惱,于現法中,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是名煩惱障。異熟障者: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于是生處。異熟果生。或有生處,聖道依彼,雖得生長;而于其中異熟果生。聾騃愚鈍,盲瞽喑痖,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
  叁解  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五卷十二頁雲:如說叁障,謂煩惱障、業障、異熟障。問:何故作此論?答:爲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若諸有情,成就六法;雖聞如來所證所說法毗奈耶;而不堪任遠塵離垢,于諸法中,生淨法眼。何等爲六?一、煩惱障。二、業障。叁、異熟障,四、不信,五、不樂,六、惡慧。雖說成就如是六法;而未廣辯,亦未曾說。雲何名煩惱障?雲何業障?雲何異熟障?彼契經是此論緣起根本。彼所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複有說者,前雖分別諸業;而未分別彼業等障。今欲分別,故作斯論。如是叁障,總以熾然猛利煩惱,五無間業,那落迦等種種異熟,爲其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障?答:如是叁種,能礙聖道,及聖道加行善根。是故名障。如彼卷十二頁至十九頁廣說。 - 朱芾煌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孔目章雲:
  一、皮煩惱障  叁界中之思惑也。貪欲等之惑,對于外之六塵而起,如皮之在身外。
  二、肉煩惱障  叁界中之見惑也。斷見常見等,皆屬于內心之分別者,如肉之在皮內。
  叁、心煩惱障  根本無明也。由此無明,惑迷真心而妄起,故名心煩惱障。 - 明·楊卓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叁障”的解釋

煩惱障、業障、報障。

  煩惱障如貪、瞋、癡。

  業障如五逆、十惡等之業。

  報障,如地獄、餓鬼、畜牲等之苦報。

  衆生因有此叁障,所以不能開悟佛道。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叁障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