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地前菩薩爲趣入大乘所發之十種心。略稱十發趣。即:(一)舍心,(二) 戒心,(叁)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道昉之梵網經合注卷一,將此十心配合十波羅蜜。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一中,以此十心配于璎珞經等所說之十住位,謂十住乃叁賢初入位之始,故稱發趣。此外,亦有以十發趣即同于華嚴經十住品、菩薩本業經中之十住之說,然華嚴等之十住與此十發趣之行相恐有異。另一說謂十發趣與十金剛等皆爲菩薩之階位。[梵網經卷上、菩薩戒義疏卷上(智顗)、菩薩戒本述記卷一、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知周)](參閱“五十二位”1044)
(術語)梵網經心地品曰:“十發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叁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入堅法忍中。”案明蕅益大師梵網合注以爲即十住法門。
即十住法門。梵網經心地品說:“十發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叁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入堅法忍中。” - 陳義孝編
即十住法門,梵網經心地品說:“十發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叁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諸佛當知,從是十發趣入堅法忍中”。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