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一)初禅天有二種變化:一、初禅初禅化,能變化自地也。二、初禅欲界化,能變化欲界地也。(二)二禅天有二種變化:一、二禅二禅化,能變化自地也。二、二禅初禅化,能變化初禅地也。叁、二禅欲界化,能變化欲界地也。(叁)叁禅天有四種變化:一、叁禅叁禅化。二、叁禅二禅化。叁、叁禅初禅化。四、叁禅觀音化。(四)四禅天有五變化:一、四禅四禅化。二、四禅叁禅化。叁、四禅二禅化。四、四禅初禅化。五、四禅欲界化。見智度論六。
初禅二變化 二禅叁變化 叁禅四變化 四禅五變化合十四變化
次十一切處而辯十四變化者。上所明觀禅。正體雖備猶未辯其功用。今欲學六通之用。必須先修變化心也。通言變化者。能使無而欻有有而欻無。故名爲變化也
一初禅二變化 一初禅初禅化。能變化自地也。二初禅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
二禅叁變化 一二禅二禅化。能變化自地也。二二禅初禅化。能變化下初禅地也。叁二禅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也
叁禅四變化 一叁禅叁禅化。能變化自地也。二叁禅二禅化。能變化下二禅地也。叁叁禅初禅化。能變化下初禅地也。四叁禅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也
四禅五變化 一四禅四禅化。能變化自地也。二四禅叁禅化。能變化下叁禅地也。叁四禅二禅化。能變化下二禅地也。四四禅初禅化。能變化下初禅地也。五四禅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也 - 隋·智顗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