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二空?二空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佛學次第統編、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二空”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空”的解釋

  指二種空。其名稱與解釋于諸經論各異。大智度論卷叁十七舉出但空、不可得空,無方便空、有方便空,般若空、非般若空等。一般所言之二空爲:(一)人空、法空:並稱人法二空、生法二空。人空又稱我空、生空,即人我空無之真理。凡夫之人妄計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是我,強立主宰,引生煩惱,造種種業。佛爲破除此一妄執,故說五蘊無我之理,謂我僅爲五蘊之假和合,並無常一之主宰。聲聞、緣覺等二乘之人聞之而入無我之理,稱爲人空。法空,即諸法空無之真理。二乘之人未達法空之理時猶計五蘊之法爲實有者,佛爲破除此一妄執,故說般若深慧,令彼等徹見五蘊自性皆空。菩薩聞之而入諸法皆空之理,稱爲法空。[大智度論卷九十叁、成唯識論卷一]

  (二)但空、不但空:爲天臺宗所立,凡有二義:(一)于藏、通、別、圓四教中,藏、通二教不明空、假、中叁谛,觀一切法皆悉虛幻,據此空理而引爲至極之理,但見于空,不見不空,故稱但空。別、圓二教所立之空爲叁谛相即之空,非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即中道,故稱不但空。(二)于藏、通二教而言,藏教所诠之析空觀爲但空,通教所诠之體空觀爲不但空;此系因體空之內暗含中道之理。[摩诃止觀卷叁上、七帖見聞卷二末]

(叁)性空、相空:並稱性相二空。諸法無實性,稱爲性空;諸法既無實性,但有假名之相,然此相亦非實有,故稱相空。[摩诃止觀卷五]

(四)如實空、如實不空:真如體內無一切之妄染,而能究竟顯實,稱如實空;真如體內具足一切無漏性之功德,稱如實不空。[大乘起信論]

  (五)權空、實空:並稱權實二空。謂二乘之人所悟入之生空爲權空,菩薩所悟入之生法二空爲實空。[寶性論、辯中邊論卷上、大乘玄論卷四]

  (六)密教結印契時,以地、水、火、風、空等五輪之名依次稱爲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等五指,故謂二空時,即指二大拇指。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空”的解釋

  (名數)一生空,言衆生之空無。二法空,言事物之空無。見智度論十八及二十。又,此二者,又名我空法空。見唯識論。又,此二者,名人空法空,見法藏心經略疏。[囗@又]一內空,言內身之空無。二外空,言外器之空無。見般若經五,雜阿毗昙論七,吉藏仁王經疏二。[囗@又]一但空。小乘之空,但見空也。二不但空。大乘之空,不但見空,見空亦爲空,即歸于中也。見止觀叁上。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空”的解釋

  (名數)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無之真理也。凡夫濫計五蘊爲我,強立主宰以引生煩惱,造種種之業,佛欲破此計,爲說五蘊無我之理,二乘悟之入于無我之理,謂之人空。二、法空,諸法空無之真理也。二乘之人,未達法空之理,計五蘊之法實,而不免一切之所知障,佛爲之說五蘊之自性皆空,菩薩悟之,入于諸法皆空之理,謂之法空。唯識論一曰:“今造此論,爲于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爲斷二重障故。由執我法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囗@又]一、性空,法無實性也。二、相空,法既無實性,但有假名字之相,此相亦非實,故名爲相空。止觀五曰:“當知無生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離,無四性,無四性故名性空,性空即無心,而言心者但有名字,名字不在內外,是名相空。”又曰:“如是破已,叁假四句陰入皆無實性,即是性空,但有名字,名字即空,是名相空。”[囗@又]一但空,二不但空。爲臺家之所明。凡于四教各說空理,藏通二教之空,謂爲但空,別圓二教之空,謂爲不但空。七帖見聞二末曰:“但空不但空有二義:一、藏通,不明叁谛,但計空理,談爲至極之理。故名但空也,別圓非但爲空,亦爲假中,故叁谛中之空,名不但空也。二、別圓之空,爲叁谛相即之空,故爲不但空。藏通之空,爲假中不具之空,故名但空也。”又就藏通二教言之,藏教所诠析空之空曰但空。通教所诠體空之空曰不但空。以體空之內暗含中道故也。止觀叁曰:“大論雲:空有二種:一但空,二不但空。大經雲:二乘之人,但見于空,不見不空。智者非但見空,能見不空,不空即大涅槃。”[囗@又]一、如實空,謂真如體內無一切之妄染也。二、如實不空,謂真如體內具一切無漏之功德也。起信論曰:“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雲何爲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囗@又]希麟續音義曰:案瑜伽持明儀,作諸印契,用五輪十波羅蜜。五輪謂地水火風空,兩手各以小指爲頭,依次輪上。經言並二空,即並豎二大拇指也。經作兩腔,音苦江反,乃羊腔字,書寫誤也。甚乖經義。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空”的解釋

  [出止觀]  一但空謂二乘之人。觀一切法皆悉虛幻。但見于空。不見不空。故名但空。二不但空謂諸菩薩。非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即中道。故名不但空。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空”的解釋

  [出法藏般若心經略疏]  一人空人空即我空也。亦曰生空。謂凡夫妄計五蘊是我。強立生主宰。引生煩惱。造種種業。佛爲破此計。故說五蘊無我。二乘悟之。入無我理。是名人空。(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二法空謂二乘之人。未達法空之理。猶計五蘊之法實有。佛爲破此執。故說般若深慧。徹見五蘊自性皆空。菩薩悟之。入法空理。是名法空。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二空”的解釋

  1.我空和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蘊無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諸法緣起性空的真理。2.性空和相空。性空是說諸法皆衆緣和合而生,根本沒有自性;相空是說諸法緣生的相,都是虛空不實的。 - 陳義孝編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二空”的解釋

  二空者,人無我則人空,法無我則法空。能悟二空,即是正觀也。 - 明·楊卓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二空”的解釋

有二種解說。

  一是我空與法空。我空又名人空或生空,即悟五蘊無我的真理;法空即悟諸法緣起性空的真理。

  二是性空與相空。在這二空中,性空是諸法皆衆緣和合而生,根本沒有自性。相空是說諸法緣生的相,都是虛妄不實。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二空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